第四章 赤化川陝省-二十九、大戰儀南(1 / 3)

第四章 赤化川陝省-二十九、大戰儀南

紅四方麵軍反田頌堯三路圍攻勝利後,田頌堯軍力損失過半,元氣大傷,被迫轉入嘉陵江一線防守。楊森、劉存厚實力不足,各圖自保。鄧錫侯偏處川西一隅,暗窺川中變化,以尋漁利。1933年5月中旬,劉文輝又與鄧錫侯在新都毗河一線交戰,危及縣內8個鄉,全縣淪為戰區。至7月6日雙方停戰,曆時55天。這時,蔣介石授意四川軍閥中實力最大的第21軍軍長劉湘,要他出任四川“剿匪”總司令,統率各派軍閥對紅四方麵軍發動新的進攻。但是,劉湘強調“先安川後剿匪”。5月,劉湘利用劉文輝和鄧錫侯在毗河久戰不決之機,率全軍約10萬人進攻劉文輝,爆發了為時約3個月的二劉爭奪四川霸權的“岷江大戰”。至秋,以劉文輝兵敗被迫退入西康而告終。

田頌堯戰敗後,將其主力撤至嘉陵江以西,以劉漢雄新編獨立師約6個團防守廣元及其以北地區;何德隅第3路3個團守蒼溪,羅乃瓊第3師5個團守巴中、南部;李煒如第1路4個團大部駐防儀隴、南部地區,另一部駐閬中。

為了肅清田頌堯在嘉陵江東岸的殘部,擴大和鞏固根據地,奪取四川著名的產鹽區南部縣,以解決根據地嚴重的食鹽問題,紅四方麵軍總部決定采取多路突擊,多處製敵的戰法,迫使嘉陵江西岸田頌堯主力不敢渡江增援,進而集中紅軍主力一部迅速圍殲儀隴、南部之敵,進行儀(隴)南(部)戰役。根據這一決定,徐向前令紅9軍擔負戰役的主要任務,掃清退守儀隴、南部地區的羅乃瓊、李煒如部,向西擴大根據地到嘉陵江東岸,奪取南部縣鹽井。同時,令紅31軍進攻廣元東部之敵,迷惑和牽製敵人;令紅30軍一部進攻蒼溪之敵,另一部向閬中發展,以配合紅9軍作戰;另以紅4軍在江口和洪口場等地鉗製南麵的楊森部隊和東麵的劉存厚部隊。徐向前則率前線指揮部隨紅9軍行動。

根據總部作戰指示,,紅9軍軍部決定,以4個團的兵力首先消滅儀隴李煒如的部隊,爾後掃清南部之敵。8月12日上午,軍參謀長兼第27師師長王學禮率第81、73團為左翼,分兩路向儀隴以東的日興場等外圍據點進攻。副軍長兼第25師師長許世友率第74、75團為右翼,分兩路向儀隴以北的興隆等外圍據點進攻。戰至13日,右翼紅軍先後占領百勝背據點,並將興隆、中壩、回龍等地分割包圍。與此同時,許世友和師政委陳海鬆以一部兵力向西南迂回,包圍了儀隴、南部邊界的土門鋪,切斷了儀隴的敵人逃往南部的去路。王學禮指揮的左翼紅軍也連克褔臨、大風、來儀等地,並包圍了日興、鳳儀、太平等據點。經過7天的連續戰鬥,紅9軍肅清了儀隴敵人的外圍據點,殲敵1個多團。接著,許世友、王學禮、陳海鬆研究決定,集中74、75、81團圍攻儀隴城。

儀隴是一座山城,建於半山腰上,城高牆堅,碉堡林立。出城北門而上是易守難攻的天險金城寨。城內駐有川軍李煒如的1個團和由城外逃入的部隊。路司令李煒如懼怕紅軍,向田頌堯請假離防,指揮官為第32團團長汪朝濂。

8月22日,紅9軍以3個團的兵力,分別向儀隴城東、南、西三麵發起進攻。紅軍與敵激戰1天,未能克城。副軍長許世友等正在焦急之際,城內地下黨組織派朱德之弟送來《儀隴城要圖》,並介紹了敵情。根據敵情和地形,許世友決定采取“暗度陳倉”之計,以正麵部隊向敵發起佯攻,掩護第75團偷襲天險金城寨。當夜,韓東山率第75團由地下黨員老朱帶路,從北麵攀援絕壁,向金家寨側後迂回。23日拂曉,紅軍正麵部隊向儀隴城守敵發起佯攻。不久,紅75團以迅猛的動作,打垮了金城寨守敵,並尾追潰敵從北門攻入儀隴城內。紅軍正麵部隊乘勢發起衝鋒,相繼突入城內。經過激烈巷戰,紅軍於9時占領儀隴城,俘敵300餘人,繳槍400餘支。紅9軍參謀長王學禮率紅73團留守儀隴,副軍長許世友和紅25師政委陳海鬆率第74、75、81團進攻南部之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