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赤化川陝省-三十六、 川陝肅反(2)(1 / 2)

第四章 赤化川陝省-三十六、 川陝肅反(2)

1933年2月22日,紅軍獨立第1師奉命轉移至趕場溪。在這之前不久,打入獨立師的間諜將一封策反信交給政治機關,從此,師長任偉璋開始受到懷疑。後來,敵人又四處派遣奸細活動,多次向紅軍投遞策反獨立師的信件。這件事引起了張國燾的高度重視,他認為獨立師的成分嚴重不純,“幹部都是資產階級”。獨立師移至趕場溪時,張國燾先是借口獨立師部隊紀律渙散,普遍抽大煙,搶劫老百姓等,將獨立師師部所在地的兩個團調走,並以通知“開會”為名,下令逮捕了師長任偉璋和一批團、營幹部,後又撤銷了獨立師建製,將原屬部隊分別編入其他各師。獨立師師長任偉璋、參謀長張逸民、政治部主任李載溥也被殺害於南江之大河口。

在對待楊森統戰問題上,原川陝省革命委員會主席曠繼勳利用軍閥之間的矛盾,與一些軍閥搞統一戰線,以分化瓦解和擊破主要敵人,與張國燾“決不妥協”的政策發生意見分歧。4月下旬,他被調回通江改任通江縣軍事指揮長。6月,張國燾先將曠繼勳汙為“改組派”加以逮捕,繼而又以“通敵”罪名,派保衛局人員用繩子把曠繼勳秘密勒死於通江縣洪口場,棄屍郊外。曠繼勳死難時年僅38歲。1937年在延安批判張國燾左傾錯誤時,毛澤東親自指示:“曠繼勳同誌是好同誌,被張國燾錯誤迫害,應作烈士待遇。”(溫賢美《曠繼勳烈士的革命事跡》)

營渠戰役打完楊森後的一天,方麵軍參謀處長舒玉章和參謀、警衛員與徐向前、陳昌浩等一起吃飯,大家又講起了打楊森的事。舒玉章和陳昌浩發生了激烈的爭論。舒玉章反對一方麵和楊森搞統戰,一麵出兵營山和渠縣,消滅楊森,認為這樣不利於團結中間力量以打擊首要敵人,陳昌浩說,我們消滅了楊森那麼多部隊,取得了那麼大的勝利,不對嗎?舒玉章說,不管你怎麼說,我們和人家說的是互不侵犯,打人家沒有道理,我保留意見。接著又兩人吵起來,還互相拍了桌子。論說,舒玉章是共產黨員,有提出意見和保留意見的權利,他的意見正確與否,都可以討論;但是陳昌浩容不得,他大發脾氣,當場下令把舒玉章捆起來。徐向前怎麼勸陳昌浩都不行。(《川陝革命根據地史料選輯》第444頁。)接著,陳昌浩向張國燾作了報告。由於舒玉章曾經反對過張國燾,張國燾借此誣陷舒玉章是間諜,下令把他從前線扣押回來,並且親自審問他,連續刑訊幾個晚上,沒有任何結果。舒玉章理直氣壯地說:“我是參謀主任,履行參謀條例,向首長提出參謀建議,並無不可。”但是張國燾根本不聽,竟以舒玉章出身於日本(其母是日本人)為借口,強加上“日本帝國主義間諜”罪名,下令就地處決。(寇慶延《在川陝蘇區保衛總局的三年》,《四川黨史研究資料》1985年4月,第6至7頁。)徐向前後來回憶說:“舒玉章同誌,東北人,在日本留過學,很正直,他是我們的參謀處長,不同意打營渠戰役。這人也是中央派到鄂豫皖來的。行軍打仗可辛苦啦,每次行軍都是他督促······當時政治委員是決定一切的,能擅自逮捕人、處罰人,對同級軍事指揮要有監督權,搬的是蘇聯紅軍的一套做法。權利大得嚇人哪!陳昌浩這個同誌很能幹,有才氣,但就是有點盛氣淩人。他又是留蘇回來的,有時連張國燾也得讓他幾分。人家和他爭論問題,他就把人家押起來,的確不應該。後來,就在‘肅反’中把舒玉章同誌殺掉了。這是個好同誌,死得冤枉,很令人惋惜。” 《川陝革命根據地史料選輯》第444——44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