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悲壯西路軍-五十七、改稱西路軍
三大紅軍主力會師後,蔣介石飛抵西安督戰,同時發出十萬火急電報,嚴令青海省馬步芳阻擊紅軍,不得有誤。馬步芳召集部屬研究對策。會上,他沉默良久,以致參謀長馬徳以下官佐摸不透其心思,皆麵麵相覷,不知所措。最後,馬步芳說:“團體已麵臨生死關頭,大家必須團結一致,共患難,同生死。先人(指馬麒)創業艱難,不能在我們手裏踢踏掉。”會後,參謀長馬徳召集參謀處長馬壽昌等人,擬具了一個三道防禦的方案呈交蔣介石。紅四方麵軍一部在靖遠渡河西進後,馬步芳以西北剿匪第二防區司令兼第五縱隊司令官的身份,統轄甘肅馬步青的騎兵第5師,並任青海新2軍軍長兼第100師師長,馬步青、馬步芳共有9個旅和一些直屬團,3萬餘人;並設立前敵總指揮部,同時派代表分赴馬鴻賓、馬鴻逵和馬步青處聯絡,要求采取一致行動對付紅軍。馬步芳還在“保衛桑梓,安定西北”的口號下,征調青海上五莊、門源、循化等縣、鎮的步、騎民團,配備下級軍官和西寧各中等學校部分員生,充任民團官佐,將民團武裝10餘萬人部署於河西走廊第一線。
紅四方麵軍第30、5、9軍西渡黃河後,即向寧夏方向推進,準備奪取內蒙古的定遠營。後又在張國燾打下涼、甘州建立根據地的命令下,向河西走廊進發。河西紅軍以政委李先念、代軍長程世才所率紅30軍為前衛,向西北警戒敵馬步青部,向東北警戒寧夏敵馬鴻逵部;紅5軍和紅9軍作為預備隊,並向蘭州方向警戒胡宗南的增援部隊,向西南方向警戒敵馬步芳部可能從青海方麵來的援軍。
10月27日,紅30軍第89師在宋家山以3小時戰鬥,擊退敵騎兵第5師兩個旅的攔阻,俘敵200餘人,繳槍800多支,戰馬70餘匹。接著,在紅9軍協助下乘勝前進,追擊敵人一直到景泰和一條山一帶。在渡河後的10天裏,紅軍占領了五佛寺、一條山、寺兒灘一帶。10月30日,在一條山戰鬥中,紅30軍還斃敵副總指揮馬延祥以下多人,並占領大部分村寨,但馬家軍是騎兵,機動力量強,紅軍未能給予殲滅性打擊,將第1個團包圍於一個堡內。
10月28日中革軍委電示強調:“目前我們正處在轉變關頭,三個方麵軍緊靠作戰則有利,分散作戰(則)削弱,有受敵人隔斷並各個擊破之虞”。10月30日,又電令河西部隊暫控一條山,五佛寺地區休息待機,準備在擊破南敵後,繼續北取寧夏。
11月1日,紅9軍將馬其祿旅600餘人被圍困與一個堡內。11月2日,青海之敵兩個騎兵旅趕來增援,被紅軍擊退。3日,敵又以3個騎兵旅和2個步兵旅發動猛烈進攻,紅軍打退其6次衝鋒。馬其祿懼怕被殲,接受紅軍“聯合抗日”的要求,交出部分糧食,撤往涼州(今武威)。4日,敵1 個騎兵團及特務團、民團共5000餘人向紅打拉牌一線的9軍陣地反撲,經7小時激戰,被擊退。與此同時,敵人在其他方向上的多次反撲都被紅軍擊退。被包圍於一條山西北一個堡內的敵人1個團紅軍未能解決,雙方形成對峙。紅四方麵軍渡河10餘天來,斃傷俘敵馬步芳新編第二軍、馬步青騎兵第5師參謀長馬延祥以下共2000餘人。當時,以政治委員陳昌浩為首的四方麵軍指揮部,為這些表麵的勝利所迷惑,沒有認真分析敵情,特別是前方的敵情、地形、民情及紅軍自身處於孤軍無援的嚴重境地,一時過於樂觀。陳昌浩在向紅軍總司令部朱德和張國燾的報告中說:馬步青部戰鬥力極弱,其1、2旅大部被我一擊即潰。估計我30軍、9軍有把握消滅該敵。同時,陳昌浩還輕信馬其祿的假意表態,說他們願意與我互不侵犯,互不幹擾、聯合抗日。(成仿吾《記叛徒張國燾》第136頁。)在這種情況下,11月2日,黨中央電令河西紅四方麵軍“暫以現地區為中心,向三麵擴大占領區域,以一部占領永登,一部出蘭、大的方向仍前不變。” 可是,張國燾卻於11月5日以紅軍總部的名義向河西部隊發出與中央指示相悖的電令:“目前主要任務是消滅馬步芳部,獨立開展一個新局麵。首先占領大靖、古浪、永登地區,必要時應迅速占領涼州。”張國燾也看到被敵隔斷的可能,但仍電令陳昌浩等:“你們應不受一切牽製,獨立去完成你們的任務” “不可妨礙你們主力的行動。不得已時,可不必留主力守渡口”。一貫受張國燾西進甘肅、新疆邊境地區錯誤方針深刻影響的陳昌浩、黃超、李特等人,堅決按照張國燾的指示行事。11月6日,紅四方麵軍總指揮部根據中央軍委和紅軍總部的指示精神,製定了《平、大、古、涼戰役計劃》,決定放棄一條山陣地,首先消滅永登、大靖間的馬步芳部隊,進占大靖、平番、古浪、涼州一帶;決定將紅軍分為3個縱隊向西進發:第1縱隊為紅30軍,在右翼由一條山地區向大靖前進;第2縱隊為紅9軍,在左翼由鎮虜堡地區經鬆山城、平柴窪向古浪前進;第3 縱隊為紅5軍,經吳家川等地在紅30軍之後跟進,總指揮部直屬隊隨第9軍行動,力圖創造甘北新的局麵,並打通國際路線。同時,河西部隊總部將上述行動計劃向中革軍委和紅軍總部作了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