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戰爭的螺旋——第四次戰役-第三節漢江南岸阻擊戰
第三節 漢江南岸阻擊戰
這些鐵騎雄師,無一不遵守著一條鐵律 ——即,它們無一例外的都是長於野戰、精銳剽悍的野戰軍!!
……然而到了朝鮮,曾澤生才真正認識到了共產黨人的力量。
漢江兩岸五十天的慘烈阻擊戰,成為50軍永遠的驕傲。
曾澤生兩行熱淚流下了臉龐,他肅然立正,向彭德懷端端正正地敬了一個軍禮……
中國軍隊從未經曆過的殘酷的阻擊戰開始了。現在,中國軍隊才真正領教了美軍現代化火力的厲害。這一次的防禦阻擊戰不同於前三次戰役的運動戰,如果守不住的話就將被敵人強大的機械化兵團突破。
許多山頭上極難挖工事 ——泥土凍得和石頭一樣堅硬。也不用挖。把雪堆起來,澆上水,拍打拍打,一會兒功夫就凍得像鋼筋水泥一般堅固。所謂野戰工事,其實許多就是雪堆這樣凍住以後做成的工事。
為掩護第二線主力的開進和展開,第一線的50軍和38軍112師,從1月25日開始,在天寒地凍、糧彈供應困難、各種作戰器材極為缺乏的情況下,僅僅依托野戰工事,與美騎1師、英27旅、英29旅、美24師、美3師、美25師、土耳其旅幾度鏖戰,反複爭奪,血雨腥風,戰鬥進行得異常艱苦激烈。
有時候,我們可以創造有利條件 ——但是,一支鐵軍不但要能在有利的條件下作戰,也要能夠在不利的惡劣條件下作戰,唯有如此才能檢驗出一支鐵軍的成色。
在中國曆史上,曾經誕生過數支雄師勁旅,如 ——
掃滅六國、北逐匈奴的秦朝虎狼之師;
馳騁大漠、建功沙場的漢代鐵騎;
馳騁中原、蕩滅突厥的唐代銳旅;
平荊南、滅後蜀、定南漢、克南唐的開國之初的北宋軍隊;
紀律嚴明、被金兵稱為“撼山易,撼嶽家軍難”的南宋嶽武穆軍;
元代成吉思汗橫掃歐亞大草原的剽悍鐵騎;
北掃大漠、令元軍殘餘喪魂落魄的明軍;
屢克倭寇、威震東南的明代戚繼光軍(戚家軍);
“威如雷霆,動若風發”的努爾哈赤八旗軍;
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
包括驍勇善戰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內,這些鐵騎雄師,無一不遵循著一條鐵律 ——即,它們無一例外的都是長於野戰、精銳剽悍的野戰軍!!
…………
“美國人的炮彈真他媽多呀!”50軍軍長曾澤生喃喃地罵了一句。
政委徐文烈也感歎道:“是啊,為攻擊一座小小的修理山,僅僅一個美軍營就得到近百門無後座力炮、迫擊炮、二十一輛坦克和十輛自行高炮的營級火力支援,這還不包括團級、師級和航空兵的火力加強。”
曾澤生一拳捶在了桌子上:“我相信我們的戰士,我們一定能守得住!”
在首批入朝的中國軍隊中,第50軍是唯一的一支起義部隊,其前身是國民黨軍第60軍。部隊在改編後補充了大批優秀共產黨員、青年知識分子和工農成分的新兵,戰鬥力急劇增強,部隊的麵貌煥然一新。
我們來自雲南起義偉大的地方,
走過了崇山峻嶺,
開到抗日的戰場。
弟兄們用血肉爭取民族的解放,
發揚我們護國、靖國的榮光。
不能任敵人橫行在我們的國土,
不能任敵機在我們的領空翱翔。
雲南是六十軍的故鄉,
六十軍是保衛中華的武裝!
1937年秋,抗日戰爭時期,數萬滇軍健兒唱著這支歌開赴抗日前線,在台兒莊、禹王山等地與日本鬼子浴血奮戰,拚死搏殺,有兩萬多名滇軍弟兄永遠倒在了中原大地上,但60軍依然前赴後繼,英勇不屈,直到八年後,在越南土倫,日軍第38軍團混成旅列隊投降,旅團長白水大佐走到曾澤生麵前,立正,敬禮,垂首彎腰,將一把指揮刀畢恭畢敬的呈交給了曾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