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朝鮮戰場上的“絞肉機” ——上甘嶺戰役-(四)“我是共產黨員,現在大家都聽我指揮!”
(四) “我是共產黨員,現在大家都聽我指揮!”
聽了秦基偉語調沉重的一席話,李長林再也無話可說,隻能準備克服一切困難,加緊進行反擊準備。
程榮慶把腸子塞回到肚子裏,然後用軍衣裹緊,繼續扔手榴彈,最後他疼的無法站立……
他們也理所當然地受到了革命紀律的製裁 ——焦樹枝自殺,車同安被執行槍決。
等打退了敵人的一波進攻後,低頭一看,才發現那具遺體竟是自己的班長!機槍手抱住班長放聲大哭……
11月5日,第三兵團副司令員王近山、副政委杜義德、參謀長王蘊瑞對鞏固597﹒9高地和奪回537﹒7高地北山陣地的作戰進行了研究。當天,一份名為《關於對五聖山作戰部署》的報告即上報誌司總部。
6日,楊得誌副司令員研究了這份報告後,認為該方案“內容翔實,安排周密,切實可行”,隨即大手一揮,命令轉呈中央軍委。
11月7日,誌司總部收到了毛澤東親自起草的軍委複電,電報同意了三兵團的部署並指出:
“6日11時電悉。你們對加強十五軍作戰地區之決心和部署是正確的。此次五聖山附近的作戰,已發展成為戰役的規模,並已取得巨大的勝利。望你們鼓勵該軍,堅決作戰,為爭取全勝而奮鬥!”
11月8日,第31師92團抵達上甘嶺,秦基偉隻給了他們三天的準備時間。31師副師長李長林反映,部隊剛剛經過長途行軍,彈藥缺乏,地形也不熟,三天的準備時間太短了,恐怕不行。
秦基偉告訴他,至8日為止,537﹒7高地北山陣地有的坑道部隊已經斷糧斷水十多天了,坑道守備分隊已經有十餘人凍餓而死,情況異常危急,自己獲悉戰士餓死後,深為愧疚。而且,如果再拖延下去,敵人的陣地將得到進一步鞏固,反擊的困難將會更大。兵團王近山副司令員也接到電報:
“537﹒7高地北山7號陣地坑道我守備部隊未得到糧彈接濟,其中十五名傷員全部被餓死,十個戰鬥人員亦被餓死三個,僅剩下七人,因凍餓交加,不堪堅持,於今日3時突圍。剛出洞口即被敵發覺,遭敵火力封鎖,現除兩名步行機員犧牲外,餘均返回我軍陣地。”
得知了這個情況後,虎將王近山難過得整整一天粒米未進,他對部下說:挺進大別山時算是最苦的了,部隊都沒有餓死人,在這裏餓死人,心裏難過啊……
聽了秦基偉語調沉重的一席話,李長林再也無話可說,隻能準備克服一切困難,加緊進行反擊準備。
為了保證反擊的勝利,李長林決心以92團最精銳的老紅軍連第1連的一個排於反擊前一晚秘密潛伏在高地下,實施中心突擊;同時以3營分兵兩路,對高地實施兩麵夾擊,形成向心攻擊之勢,確保一舉奪回陣地。
10日深夜,92團擔任反擊任務的三個連已冒著嚴寒,秘密運動到了537﹒7高地北山坑道和敵人陣地前沿的岩石下待命出擊。
此時的537﹒7高地北山陣地已經極為堅固。經過一周多的工事建設,北山已有鐵絲網六百多米、防步兵地雷二百多顆、掩體六十七個、重火器陣地兩處,以及用汽油桶加固的立射掩體五十七個。
11月11日,老天似乎也有意考驗一下作戰雙方的戰鬥意誌,上甘嶺地區寒風呼嘯,雨雪交加,天氣陰冷,氣溫驟降至零下二十多度,韓軍官兵們紛紛躲進了地堡。
此時守備537﹒7高地北山的南韓軍第2師師長已經換成了薑文峰少將。與丁一權相比,薑文峰要清醒的多,他已經看出來,美國佬這是想腳底抹油,撒手開溜了 ——反正送命的也不是美國人,他們也用不著心疼。不過薑文峰心中也明白,連整個“大韓民國”都受製於人,自己也隻能硬著頭皮打下去。
趁著天氣不好,敵人的飛機無法出動,下午十六時整,中國軍隊的炮火準備開始了,隨著一陣陣山崩地裂般的巨響,537﹒7高地北山陣地完全被籠罩在塵土硝煙中,就像一隻在暴風雨中顛簸的小船一樣搖晃不止。李德生集中了山、野、榴炮七十門,八二迫擊炮二十門,火箭炮二十四門,進行了二十五分鍾的火力準備,向537﹒7高地北山傾瀉了近萬發炮彈,創造了戰役期間單位時間內發射炮彈量的最高紀錄。
炮火準備過後,十六時二十五分,頂著陰冷的雨雪,92團1連、7連和8連分兩路向537﹒7高地北山陣地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92團團長李全貴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 ——部隊長途行軍剛開到五聖山才幾天,彈藥不足不說,攻擊前,擔負攻擊任務的連、排長們也隻是在一千米外模模糊糊地觀察過537﹒7高地朝北一側的地形,對高地的地形極不熟悉。但是反擊無論如何也不能再拖了,不但敵人日夜加固工事,而且高地上7號陣地坑道內甚至已有十多個人被活活凍餓而死,陣地上如果保不住人,到時候仗可就更難打了!
上甘嶺是步兵輕武器大展威力的最佳舞台,有的中國士兵甚至連槍都不要,渾身上下纏滿了手榴彈、手雷,一邊衝一邊炸,成群的韓國士兵就這樣倒在了雨點般的手榴彈和手雷之下。手榴彈在他們手上玩出了花兒 ——對付敵人的戰鬥小組用普通手榴彈,阻擊敵連排進攻用手雷、爆破筒;如果遇到躲藏在山凹處或岩石死角處的敵人,就把手榴彈在頭頂掄上一圈後再投出去,讓它淩空爆炸,戰士們稱之為“空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