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飛龍在天-第一節 新總統的新“秘方”01
第十一章 飛 龍 在 天
第一節 新總統的新“秘方”
“我們這一代人真的有必要成為職業殺人者,就像大家稱呼朝鮮戰場上的老兵一樣嗎?”
“隻有如此,我才能學會如何在和平事業方麵更好地服務於美國人民。”
艾森豪威爾還是給老同學留了一點麵子,臨走時,將他晉升了上將軍銜。
“誌願軍,真能幹,個個都是鐵打的漢。拿起槍來殺敵人,拿起鎬鍬來開山……”
上甘嶺戰役之後,敵我雙方都沒有大的作戰行動,停戰談判仍處於中斷、僵持之中。
美國在其兩年零四個月的侵朝戰爭中,損失兵員達三十一萬多人,直接戰爭經費達一百五十億美元,間接戰爭經費更是高達八百億美元。美軍主力長期深陷於朝鮮戰爭的泥沼之中拔不出腿來,不但損失嚴重,而且嚴重影響了它與蘇聯抗衡的戰略格局。顯然,戰爭長期拖延下去對美國人極為不利,因此,華盛頓急於尋找一條能夠解決朝鮮戰爭,從而擺脫自己被動局麵的途徑。
就在上甘嶺打得驚天動地的時候,美國國內的總統大選也進行得如火如荼。
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德懷特﹒艾森豪威爾出身於貧寒之家,童年時因染上了血毒症,差一點被截肢。他在中學讀書時,最喜歡曆史課,本想報考耶魯大學曆史係,可是因為家中無錢供他讀大學,他隻好報考了學費甚低的安那波裏斯海軍學院。但艾森豪威爾沒想到那一年安那波裏斯海軍學院和西點軍校招生是同一場入學考試,他順利地通過了入學考試,並被分配到西點軍校讀書,他高興得不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艾森豪威爾因為成功地指揮了盟軍諾曼底登陸而聲名鵲起,戰後,他出任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部隊總司令。按照美國法律規定,總統候選人必須辭去軍職。1952年,艾森豪威爾脫下戎裝,參加了美國第34屆總統競選。
民主黨候選人德萊﹒史蒂文森雖然對杜魯門民主黨政府的政策極力辯護,但在朝鮮問題上,他與共和黨候選人艾森豪威爾一樣,都想通過政治手段結束戰爭。沒有人敢於主張全麵擴大戰爭,與全世界對著幹。
作為一個二戰英雄,艾森豪威爾在美軍官兵中素以平易近人、和藹可親而著稱,許多美軍官兵和美國普通百姓都願意寫信給他,這些信件都強烈地譴責了美國對朝鮮的侵略政策,其中,朝鮮戰場上一名普通美軍士兵的來信引起了艾森豪威爾的震動。這個士兵寫道:
“士兵們‘經常喝著啤酒議論世界大事和個人前途’。議論的結論是‘殺人或被殺’。殺人的想法使他們厭惡,被殺的前景使他們恐懼。”
“我們這一代人真的有必要成為職業殺人者,就像大家稱呼朝鮮戰場上的老兵一樣嗎?”
從這些群眾來信中,艾森豪威爾敏銳地察覺到了他競選總統的最佳突破口,那就是 ——許諾結束這場不得人心的朝鮮戰爭。1952年10月24日,在底特律共濟會教堂的一次演說中,艾森豪威爾信誓旦旦地對美國公眾許下諾言:
“和平事業是自由人民眼中的瑰寶,新政府的第一個任務便是結束這場涉及美國千家萬戶、孕育著第三次世界大戰危險的悲劇衝突。”
“……新政府的首要任務是盡快地和體麵地結束朝鮮戰爭。我們將誠實地下決心不搞黨派遊戲,而要集中精力於結束朝鮮戰爭的工作,直到這項工作體麵地完成。倘若這一任務需要我親自去朝鮮一趟,我將做此行。隻有如此,我才能學會如何在和平事業方麵更好地服務於美國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