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著日軍機群的是新十七軍之第二師早已嚴陣以待的三個地麵防空火力網。但可惜的是,日本戰鬥機的飛行員都是久經戰陣的老手,沒有如時下日軍飛機總愛不管不顧的就第一時間發起俯衝轟炸的習慣。反而是,先小心翼翼的觀望,並派出偵察機偵察。
隻是,當他們發現下麵中間反擊陣地上有16輛坦克並有大量重炮後,突然就徹底瘋狂了起來。
瘋狂起來的日本飛機,驀地裏就像日後的神風敢死隊那樣。完全不理會二師地麵對空炮火的攻擊。成雙成雙地向二師防空火炮營發動如飛蛾撲火般的自殺式襲擊。在空對地戰鬥中,日軍飛機先後分四波次對二師防空陣地進行了輪番雙機攻擊。
他們第一次攻擊,是先借助97式戰鬥機的靈活飛速地掠過中方陣地上空,以此來幹擾、吸引地麵部隊的視線,緊接著就會有中隊規模的長、僚機尖嘯著撲向坦克群上空投彈。完全不顧地麵發射的猛烈炮火,更不顧坦克車上的高射機槍,徑直撲向中心點的坦克頭頂。當4架62型戰鬥轟炸機從防空營陣地上空以70米高度飛掠而來正想投擲炸彈時,防空營的大小炮位手早就一擁而上,以一張絕對密集的火力網迎頭兜住,頓時就有3架日機臨空爆炸,剩下的一架也是身上冒煙,盤旋著下墜。
還沒等二師官兵歡呼,又是四架62型戰鬥轟炸機飛嘯著撲起。這正是日軍炸彈機攻擊群慣用的引開火力網戰術。高射機槍和四聯裝速射高炮首先開始射擊,重對空高炮也跟著射擊,攔截並擊落了其中三架日機。但另外一架成功突破的轟炸機,不顧一切地飛向一輛90-II式坦克,在被擊爆前投下了炸彈,緊跟著就臨空爆成了一團火球。
炸彈斜飛著向那輛90-II式坦克奔去。可是麵對以初速度著稱的90-II式坦克,日本人的炸彈就顯得垃圾了,那輛90-II式坦克一個突然加速,險之又險地避過了落下的炸彈。至於就在身後爆起的鋼鐵碎片,90-II式則直接無視,穩穩當當地安然聳立。
那些付出生命做了炮灰的日軍飛行員,這次又是白算計了。令生者氣憤的是,這樣的一幕,恐怕還會重複上演。
果不其然,在隨後日軍花招百出的飛行編隊轟炸中,地麵上那16輛中方戰車以更精彩的表演全情詮釋了什麼才叫做初速度爆發,更不止,就連那批列為第二優先打擊目標的重炮群,也是會動的,並且加速度也不錯……
這一來,日機上的小鬼子們要瘋了,在連接四個攻擊波次失利,損失了32架62型戰鬥轟炸機,二架97式戰鬥機後,日軍第二航空團團長林彌一郎大佐,終於暴走了。
在林彌閣下的一聲令下,52架97式戰鬥機全體出動,全速掠過防空營上空,他們邊極速飛行,邊向地麵上傾瀉著機關子彈及20毫米機關炮彈,力圖吸引火力,好為轟炸機接下來的行動作好掩護。
當然,這麼大一波飛過去,自然理所當然地又一次成功地吸引了地麵防空部隊的眼球,隻不過,接二連三地爆成火球的壯觀禮花上演,明眼就可看出,這群鬼子為予人一樂,倒還真是下得了血本!連接爆了十四朵東瀛菊花。
至於,他們為之花了這麼多心血的61架62型戰鬥轟炸機卻也沒閑著,在3000米高空迅速分成三個一字縱隊,又出其不意地穿過雲層,向地麵防空部隊俯衝而下。
抗戰初期,在機載雷達還沒有廣泛應用前,大機群的協調統一作戰,是個極其困難的問題。大機群作出預期飛行動作後,要想半途轉向,絕不容易。必須要有經驗無比豐富的飛行員在機群前方進行領航,指引機群後續飛行動作。
61架轟炸機的龐大機群,動靜可不小,不過在日軍王牌飛行員林彌一郎大佐的引領下,這次行動倒是取得了還算完美的結果。
當然,小鬼子敢下這麼大血本,自然會是有所依仗才肯。就見在轟炸機撲下的一瞬間,正是日軍97式戰鬥機成功吸引了地麵火力發射了大量炮彈的欲填彈的空檔,戰鬥機閃開,轟炸機切入這個真空點,時機把握得適到好處。
隨著61架次轟炸機的切入,低空俯衝的尖利嘯聲刹時大響,猶如精密的機器,61架轟炸機同時飛臨重炮集群上空,61門投彈艙緊跟著同時打開,一陣閃光之後,發出強烈的爆炸聲,接著便看見地麵上冒出濃煙,炸彈接二連三地落了下去,更引起了地麵上彈藥殉爆的劇烈爆炸!
日軍62型戰鬥轟炸機投下了一輪炸彈,又急急爬升。在他們身後地麵,則是血與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