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強勢-第431章南亞篇未雨綢繆(1 / 3)

第六卷 強勢-第431章南亞篇未雨綢繆

就在大逆和日軍都在各自舔抵傷口恢複元氣的時間裏,秦麗的行動卻在暗中沒有一絲停頓,一方麵趁德國人還沒有和日本正式簽定協約,在大逆和日本方麵搖擺之機,不斷加強與德國的合作。另一方麵給蘇聯提供情報……

從德國開回來的新一代潛艇裏有不少大逆提供的新技術,下潛深度與潛航時間都大大的超過了原來的U-2。這一次海軍司令金燕和航母艦隊司令葉涸桐都是眼含淚水向秦麗保證,大逆潛艇折恥之辱絕不會重演,對於這樣的保證秦麗沒有多說什麼,稱中國兵法雲:兵無常式,水無常行,勝敗乃兵家常事!

一時的失敗並不能說明什麼,對於秦麗的大度和寬容,金燕還好說,必竟是一同來到這個時代的,可是葉涸桐就不同了,士為知已者死,擦幹眼淚,沒有再說什麼保證的話,隻是暗暗下決心,為秦麗他會灑盡最後一滴血。

對於海上失利,潛艇慘敗,最惱火的沃夫岡上校,德意誌日爾曼民族的精神讓他感到了絕對的恥辱。做為一個代表著國家級別的顧問,事先沒有提出警告,陷入重圍後沒有相應的作戰計劃,如果不是大逆潛艇官兵的拚死突圍,就會全軍覆沒,這讓沃夫岡感到了沒有臉再見秦麗。

可是大逆上下對沃夫岡上校沒有一絲的不敬,所有海軍官兵,保括海軍司令金燕還是對他禮貌而尊重。這讓沃夫岡感到無地自容,親自找到秦麗,請求回國,讓德國海軍另派人來……

而秦麗隻是笑著拒絕了沃夫岡的提議,接著認真的和沃夫岡商議起潛艇部隊的訓練和機器改進問題。

秦麗用她的容量贏得了這個日爾曼人的忠誠,從此沃夫岡再也沒有回德國,一直留在了大逆,直到最後病逝。做為一個職業軍人,他實現了參加大逆時的誓言,把他的智慧和忠誠獻給了大逆,交給了秦麗。

陸軍慘勝,海軍慘敗,空軍損失嚴重,後勤物資消耗一空,這些都讓秦麗幾乎24小時工作,大逆轄區由兩個多省變成了近四個省的地盤,特別是新解放的山東,兵禍連年加上日寇的掠奪,民生苦難商業調零,隻有青島和沿海的幾個地方還算富裕。

幸運的是,由於大逆第三軍進攻訊速,又有河邊虎四郎的收攏重兵決戰之舉,致使山東一地得以保住了大部分的工業設施……但其作為一個農業大省,由於人口的流失,有大片土地荒蕪,到處是饑民……這些雖然是歸周衍仁政府的事,可是做為大逆的實際掌權者,秦麗每天要處理的事情太多了。但關心秦麗的人都知道,沒有她的決定還真就不行。

完成了部隊的組建,周驊帶著他的人離開了北平,消失了蹤跡,對這點秦麗還是滿放心的。給周驊的指示是不管方式,不管戰果,隻要能保住部隊,如何行動完全由他自己做主。另外,鑒於大逆現在的困境,又是周驊部將要深入敵區深處,軍團不可能給予援助,一切就看他自己的了。

此時的周驊早已把不能去朝鮮的那點不快拋在腦後了,放權給他,由他自己去決定戰鬥方式,這是對他最大的滿足。雖然有秦麗的那一句保證部隊的話,讓他有些不快,但是即將來臨的戰鬥方式,使他沒有計較這一句話,而是帶著一個旅的士兵離開了駐地。

半個小時後,北平郊外南口大操場。

“立正、稍息。”值星軍官那鏗鏘有力的口令聲中,數千名特勤兵們整齊地完成了上述動作。

台下這陣式,讓才走上演兵台來的周驊,不禁在心裏暗暗點頭不已。單從台下這些特勤兵身上的那股子利索勁,和充斥在方陣之間的那濃重的集體對抗情緒,就能看出這些兵們都是好兵苗子。

周驊在看著台下,台下近萬雙眼睛也在注視著他。那些久仰、欽佩、甚至是崇拜周驊這個聞名遐邇的常勝將軍的特勤兵們在此之前,有許多人是沒有機會一睹自己的“偶像”的風彩,這回總算是逮著了,那裏有不把“追星”癮過足的道理。

漸漸地,從對麵投過來的一束束誠摯得發燙、冒煙的眼神讓很能出眾的周驊都有些招架不住了。意識到這樣下去不是個事的周驊,定了神、清了清嗓子大聲喊道:“全體有,都注意了,現在聽我的口令。你們當中自認為自己是出身貧苦的向後退十步走;家境小康的向後退五步走。”

話落,不大一會,台下的站位就由整齊的方塊,變成了薄厚不均的三層,換言之,就是當時的社會形態出現在了周驊麵前。

“他媽的,還真夠典型!”周驊在暗地裏詛咒一句後,便開始給新兵們做起了思想工作:“我不跟你們這幫渾小子說甚麼大道理,我就問一句,要是你們和你們的家人落到鬼子手裏,小鬼子會不會按有錢、沒錢區別對待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