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遊刃(3 / 3)

到下午的時候,法國人就開始把法租界的各種物資、設備、裝備開始從癮密地通道由海路往葫蘆島方向運了。而到晚上的時候,尼古拉跟胡芳梅又談了一下,主題就是督促大逆軍盡快對日作戰,隻要戰況比較良好,法國還有相當數量的物資可以援助大逆軍。

胡芳梅笑,想到,看來日本人的肆無忌憚的用兵,也讓這些在亞洲擁有相當殖民地的老牌國家心生不安了,竟要用些積壓物質來支持一個地方武裝跟日本人拚消耗……

法國人要玩坐山觀虎鬥,胡方梅自然欣然接受,誰能笑到最後,才是最大的贏家,今後,還要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不過,令胡芳梅想不到的是,以尼古拉為首的法國使團竟然在當天晚上就離開了上海。

胡芳梅徹底被打倒了,法國人來談判竟然是為了送物資、送針對日軍的作戰資料。對日本的飛機,卻竟然沒有一點興趣。

這個老牌帝國啊,還真是自傲得夠可以。

在此期間,胡芳梅一直對丘吉爾避而不見。與法國人談判也不算失利了,雖然沒有得到想要得到的建設設備,但是法國人的這批物資無疑還是能夠緩解大逆軍目前軍需上的一些空缺的。

蘇聯人的代表叫科別茨,蘇西方麵軍空軍司令員。這個人倒是痛快,與胡芳梅談了一個上午就敲定了這批飛機的問題。這應該也和蘇聯與日軍之間交戰多次,在日軍飛機上多次失利有關。可是在談完了100架預定飛機之後,科別茨還表示如果有更多的日軍飛機,蘇聯方麵也都願意接受,盡量的把所有的飛機都買下來,就算價格上再貴一點也沒多大問題。

胡芳梅沒有立即答應科別茨,因為她覺察到了蘇聯人的表現有些異常。這批飛機真正重要的是飛機的技術而不是飛機本身的價值。蘇聯人不可能不知道,但是蘇聯人竟然想要賣下更多的飛機,這實在有些怪異。

胡芳梅請示了一下錦州指揮部,秦麗給出的意見是讓她自己決斷,在搞清楚蘇聯方麵意圖的前提下,讓這批飛機的價值最大化。

蘇聯方麵的意圖在接下來的破譯電文之內已經很明確了,因為他們不斷的在增加籌碼,其增加的價格,甚至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地步。

蘇聯用於給這批飛機交換的設備已經足夠將大逆軍現有的工業體係提升一個檔次的地步。這批設備中有三分之一的設備都是大逆軍目前建設極為迫切需要的。

胡芳梅已經明白了,蘇聯人是想要破壞大逆軍這次與各國之間的飛機交易。這是她與軍部商談之後的結果,軍部的結論還認為——蘇聯人現階段的戰略意圖應是迅速解決遠東邊境線的不穩定因素,把目標轉向對歐洲擴張方麵,這在曆史上也是這樣的。

有了這樣的分析,錦州指揮部以秦麗為首的戰略方向研究處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簽於蘇聯玩出這樣一手已經暴露了蘇聯現階段對遠東邊境的態度,以及曆史上隨後會發生的蘇門坎戰役,可以判斷出,蘇聯人這是會在近階段要對我國東北地區進行軍事行動,目標可能將不僅僅是日關東軍,就是大逆軍也將會是他打擊目標範圍。也隻有如此,才能夠一勞永逸的解決蘇聯人的後顧之憂。

這也就很好理解,蘇聯人為什麼肯舍得出大價錢,不外是是想在關鍵時刻敢於抽調遠東邊境的20個亞洲師投入歐洲戰場,起到了扭轉乾坤的決定性作用。

至於寧願花大價錢也不願英、法等國獲得日軍飛機,其目的更是呼之欲出了,他們要爭奪歐洲霸權,當然不希望看到對手獲得先進飛機製造技術的提升。

從這一點上看來,胡方梅此行,還大有坐地起價餘地……

PS:1939年5月11日,蘇外蒙軍在距海拉爾以南約200千米的諾門坎地區與日偽滿軍發生衝突,蘇門坎戰役暴發,是役,日軍大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