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出賣(3 / 3)

他可是知道的,由於條約的達成,使德國成功地避開了兩線做戰,這對於德國來說不啻於是個巨大的福音,以至於當首相希特勒得知蘇德達成協定時,都會禁不住狂喜地叫喊著“世界已裝在我口袋中了!”

這條約若果在自己的手裏毀了,那首相還不得活撕了他!

一想到這裏,舒倫堡大使便在寒冬的季節裏流汗了。

拋棄結盟的盟友?這對於以國家利益為最高行動準則的舒倫堡來說,並不是不可以接受,隻是這樣一來,勢必將影響到軸心國家的整體攻防戰略圈的調整,同時,對於正要展開鋒利的爪牙的北極熊,今後要靠什麼力量來製約她才是最為關鍵的!

中國嗎?似乎大逆軍還行,也有一定的密秘協定會在蘇德交戰時能出兵在背後給俄國一刀……好像還是能起到很大作用的。

舒倫堡會冒出這種念頭,事實上還是有很多理由的。最近一段時間由於大逆政權不斷派出使者赴德,同時德國也從中吸收了大量先進技術,雙方的合作顯示出很強的前景……

從曆史方麵,曾經,被帝國視為可以在東方牽製北極熊的中國政府,帝國曾給予過大力扶持,隻是由於在日本人的入侵下,中國軍隊的表現太過讓德國失望,才轉而與日本結盟的。但現在的戰況又不同了——不僅是中、德之間關糸的大幅度重新升溫,也得怪日軍的戰力令人失望,以總兵力近四十萬的人數,又有海軍可憑,卻在朝鮮戰場上慘敗於中國人之手,試想,這樣的盟軍,還能指望它有什麼作為呢?關鍵戰役時肯定是個隻能拖後腿的家夥!

舒倫堡當然是知道國內高層的動向的,日本軍隊在連遭敗績的情況下,德國帝國內部已經發出了很多反對與日本繼續結盟的聲音,認為目前的日本已不具備與帝國結盟的平等條件,若要再按照原先的預計——在發生衝突時,日軍能給予蘇聯軍隊威脅的戰略構想,事實已被證明不太靠得住。反而是新近重又堀起的中國人,武力的發展才是真正讓人矚目。而目前帝國和中國軍隊的一糸列交往,在極大的互利互進的頻繁進行下,國內已有人高呼“應重現和中國人的密切交往!起碼,不能低於和國民黨政府以前的合作!”

急劇的在腦中構思著,舒倫堡終於正色誠懇地對斯大林說:“偉大的總統閣下,我想,對於您的提議,我是無權對此進行馬上答複的……我需要取得我國政府的同意。另外,我在這裏以我個人的名義向您保證,我國……會支持這一提議的……”

“好極了,在此我先感謝舒倫堡大使的好意,這事嘛,說大不大,說小也小不了,但還是必須要大使與貴國政府取得授權的……這樣,那大使就先去聯糸,有什麼結果請立即過來……好嗎。”

“當然。”舒倫堡躬身告辭。

斯大林露出了微笑——盟友是拿來幹什麼的?是利益共同體。當一個國家因某些緣由失去了作為能平起平坐的盟友資格時,那麼,這個國家的受盟國重視程度自然要隨之大幅度降低、甚至是用於出賣也就不是不可能了。

對此,常幹這種過河折橋事的斯大林,並不認為德國方麵的答複會出現什麼意外……最多,也就是代價高低的問題了,大方向不應有什麼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