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段(1 / 3)

到了一個人的一生。

她的原名已經記不清了,從記事開始,她便住在空桑山上,據師傅說,她未滿月便由她帶上山,終年未曾離開山上半步。師傅是修真之人,那一年受友之約赴某靈境采藥,回山之時偶然路過一戶正在生子的人家。於是見著了她,師傅所在的門派皆是女子,對天份要求極高,而她正是玄陰之脈,是傳承師門最好的美質。於是,師傅便在她家停了下來,用了點小手段,其實也是交易,給俗世的父母家意想不到的好處。再然後,師傅把她抱上了山。這一段,記憶尤為深刻,或許人對自己的身世尤為在意的緣故。

然後,她在空桑山上慢慢長大了,修真的天賦,師門的重點栽培,她很快以超出同門的速度一步步由靈動到築基到結丹到元嬰。大約是天份太高,她的周遭並沒有朋友,隻有晚輩。元嬰後,師傅沒能更進一步,羽化了。山中已沒了牽掛。入世修心。她最先去尋找今生的父母,了去塵緣。卻不知山中無甲子,父母早就已經過時了,甚至連她後來的兄弟已是垂垂老矣。她的出現,讓俗世的家人很震驚,但很快,他們便欣喜地接受了她。大約認一門‘神仙’親戚是不壞的。在俗世家中,並沒有任何不同,至於他們,她依舊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長輩。

經曆過一些事後,她很快離開了俗世家中,留下了一些東西。可惜,那個家中並沒有修真天份的後人。不然也許也能留一份念想。

紅塵修心卻不介入其中,她化作一個男子,在十丈紅塵的繁華處開了一家小店,旁觀世人的悲歡離合,人間的愛恨情仇,這對於她而言確實是很有用的體驗。幾十年之後,她‘老’了,然後‘死’了。至‘死’卻還是不明白,人的感情怎麼能如此激烈。

她‘死’後回歸師門,修真歲月並無任何不同。是哪一年,空桑山上的桃花開得極好,她在桃花林中遇見了一個重病垂危遍體鱗傷的凡人少年。她救了他。相處數年,數年在漫長的修真歲月中隻不過是河中一砂。就在這短短的幾年中,他讓她漸漸明白什麼是孤寂,什麼是心動,什麼是牽掛。但後來,他還是下山了。塵世才是他的歸宿。他的天份極高,數年便築基成功。下山卻是為了報仇。其實,人怎能爭得過天,人世間的仇恨隨著歲月的流逝,自有天報,她不能理解,為何他要執意於此白白種下一段惡果。她的勸說並沒有用,他還是去了。她沒有阻攔,執念太深隻會徒留魔障,於修行不易。他說,等到桃花開的時候,他就回來。娶她,結成雙修伴侶。再也不分開了。可是,她等到桃花開了一回又一回,他還是沒有回來。甚至,玉牒上也不見了他的蹤跡。茫茫宇宙,該往何處尋覓。天地沒有任何不同,隻是少了那個人,便再也回不到從前了。

年複一年,她的修為越發高,空桑山上的麵孔代代不同,她的存在甚至成了一個傳說。某一年,她出關,不知怎地,又來到了那處桃林,在桃樹下撿著了一隻同樣遍體鱗傷的小動物。它被同道追捕,她救了它。收回府中,像當年照顧那個小少年一樣照顧它。

很多年後,她度天劫,在漫天紫色天火中,她似乎又見著了他,他說,等到桃花開的時候,我就回來。

鼎變

無數不屬於自己的記憶湧入腦海,陶然隻覺得腦袋像要裂開一樣,那些記憶雜亂無章,並不完全連貫,浮光掠影間便是一生。

普通人若是乍然遭遇到這樣的境地,恐怕早就神經刺激過大,瘋了也極有可能。陶然卻是不同,當年他險遭奪舍,意識差點全部潰散,加之本身遭遇過頂級的幻境,雖說凶險萬分,比起常人甚至是一般修真者,他的神識卻是堅韌許多。故而堪堪承受住了第一波衝擊。也是好在那女子經曆比較單純,品行端正,合正道之象,雖修行漫漫,卻沒有太多負麵陰暗的東西。按說她本該能承受天劫,卻不料難過心中執念,終究功虧一簣。大約也是如此,碧才能在天劫的雷霆之威下勉強保住了她的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