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家要與流花殿下聯姻的消息傳出去後,盡管血月流花是下放皇親,又沒有實權,但他清名在外,又是享譽帝國的文藝宗師,更是‘不落皇旗’之主,因此這個消息還是極為轟動,朝野不少高官顯貴均上門道賀。姑蘇山涵雖然最初想要送女入宮伴駕,但能得此結果,也算合意,因此喜氣洋洋答謝諸君,連稱屆時必請一杯喜酒。
那個時候,一道聖旨突如其來的越過道賀的人群,由大內總管親自宣讀。
常聞姑蘇有女傾國,豔動京城,特宣入宮伴聖,封貴妃、號傾國夫人,賜綢緞百匹,南珠十斛,金千兩,碧玉仕女像一雙,白玉芙蓉一尊……
姑蘇家得到的封賞足足念了一刻鍾,待姑蘇山涵接旨,總管離去,道賀諸君先是沉默良久,麵麵相覷,爾後再度齊聲賀喜,隻是這一次由起初的真情實意換成了殷勤卑媚,多少在道賀之後會加上一句‘代臣問候娘娘千歲玉體金安’,‘願娘娘千歲早承玉露……’不太注意修辭的會直接說成早生龍子雲雲,看陛下封賞的架勢便知,對這個傾國夫人,陛下是很寵愛的,姑蘇家本就是帝京豪族,如今更成皇親國戚,以後的權勢地位,恐怕會壓過鳳家了。
送走賓客,姑蘇山涵與夫人相顧無言。姑蘇家雖無子嗣,不過姑蘇女兒個個豔名極盛,大女兒遠嫁東南名門,極受夫君疼愛,二女兒也不逞多讓,與扶蘇家大少爺訂了婚約,不日過門。唯獨這個小女兒傾國,隻在成人禮上得到皇帝禦口賜名而名動一時,之後因為潛心在流花殿下`身邊修行,從不出席交際場合,因此漸漸不再被人談提。本來請流花殿下指點她琴棋書畫,便是為了進宮侍君光耀門楣,不想陰差陽錯被榮殿下近水樓台,先定下婚約。然而流花殿下為人深得帝京名門推崇愛戴,能得此結果,山涵也以為不錯,幾乎默許了這件事,隻等花榮從邊關回返,便送女兒過門。誰知這個時候卻接了皇帝諭旨,為難之餘,免不得就頭痛起來。
流花殿下深夜進宮麵聖,想請陛下收回成命,然而血月五世驚奇的反問他:“為何這等事不早一些向朕分說明白?如今聖旨已下,君無戲言,皇兄未免強人所難。”
“小民本想那逆子回京後,再帶他進宮,向陛下說明此事,懇請恩準,隻是沒想到……”流花殿下被血月五世那句君無戲言堵得死死的,後麵的話想也不用說了。他沒有及早稟報皇帝釀就如此後果,或許錯在自己也說不定。流花殿下滿心自責,恍恍惚惚離開皇宮,渾沒發覺血月五世唇邊詭異的笑容。
江山穩定,美人在懷,兩者兼而得之,君王一世所求也不過如此。血月五世能不高興嗎?
第二天,扶蘇家主人拗不過長子為了小姨子再三的懇求,進宮求見陛下分說,被同樣一句話堵的無法繼續。不過扶蘇家是有領地有實權的貴族,不好太過削他臉麵,五世和藹而遺憾的對他說,聽說你的爵位如果讓長子繼承後,小兒子的出路便很成問題,你為此苦惱了很久。不如這樣,扶蘇家長子廣軒官升一級,任少司典,封伯爵。你將爵位傳給小兒子廣淵,待他成人後,憑著這個地位,隨便想進三院六府,都是免試直升,皆大歡喜嘛。
扶蘇家主人心情複雜的拜謝離開。扶蘇家沒有再對此事發表任何意見。
而準備入宮的一個月內,傾國終於等到了邊關回函:再拖半月,我必回京。
至於他回來後能做什麼,他沒有說,傾國也不願深想。日子一天天過去,她每日坐在閣樓的梳妝鏡前看著那張蒼白的臉,將珠釵金冠一件件戴上去,再一件件拿下來。眉毛時而畫成彎彎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