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寶玉答道:“這自然是因為林妹妹姓林,年齡又比我小。二姐姐,為何這樣問?”
潘金蓮不答反問:“既然林妹妹姓林,你就稱呼她為‘林妹妹’;薛姐姐是姓薛的,你怎麼反倒叫她‘寶姐姐’呢?”
賈寶玉自己也說不上來緣由,便呆了,半晌方道:“姨媽當日來的時候,就說這是寶姐姐,我就一直這樣稱呼的,難道我叫錯了?”
潘金蓮瞥了薛寶釵一眼,說:“薛姨媽是長輩,又是二太太的親妹妹,和你介紹薛姐姐的時候,自然不好顯得太過生硬了。隻是你也知道,大凡閨閣女兒,都是金尊玉貴的,女兒家的名字,哪裏能夠隨隨便便掛在嘴上呢?你雖然年紀還小,但畢竟也不是無知孩童了,又是外姓男子,怎麼好將薛姐姐的名諱放在嘴邊?薛姐姐品行端方,謹守規矩,人又大方穩妥,心裏就是覺得不妥,隻怕是不好意思和你開口說,我體諒她的心思,便做了這個惡人。你還趁早改過來才好。也免得叫慣了嘴,傷了薛姐姐的清譽。”
潘金蓮說著,還扭過頭來,一臉真誠地望向薛寶釵:“薛姐姐,你說,我說的對是不對?”
其實,當日薛姨媽對賈寶玉說“這是你寶姐姐”的時候,就是存了讓他們比別人親近的意思。你看,林黛玉和賈寶玉是姑表兄妹,賈寶玉稱呼的卻是她的姓,薛寶釵和賈寶玉是兩姨姐弟,偏偏繞過姓氏去,隻稱呼她為“寶姐姐”,可不是顯得薛寶釵和賈寶玉更為親近。知母莫若女,對於薛姨媽的這點小心思,薛寶釵那是一清二楚,並且薛寶釵也希望賈寶玉就這麼繼續叫下去。
然而,潘金蓮都說了,你薛家自詡書香門第、大戶人家,怎麼能讓女孩子的名字被外男所知?你薛寶釵最是品行端方,謹守規矩的,肯定是不願意被一個外姓氏的男人這樣稱呼的。薛寶釵還能怎麼說,難道還能說我不在乎這點小事,我就想著讓賈寶玉這樣叫我,好顯得我們親近?那麼她苦心營造的懂事穩重的形象就會徹底垮塌了,隻能點頭說是了:“二妹妹說的對。”
賈寶玉對女子最是個從善如流的,見潘金蓮如此說,連薛寶釵都認可了潘金蓮的話。大力點頭:“二姐姐說的是,我記住了。”說著,便給薛寶釵賠不是:“都是我想的不周全,薛姐姐千萬別生我的氣,我以後絕不會再犯了。”看我的認錯態度多好呀,一經別人指正,我立即就改口了。
薛姨媽的這麼一番心思算是白花了,薛寶釵心裏自然惱恨潘金蓮破壞自己的好事,可這是人家的地盤,潘金蓮又是大房的女兒,說得又有道理,王夫人再怎麼是自己的親姨媽,也不好明著說可以不顧規矩。因此,她隻得忍了,也虧薛寶釵能忍,不管心裏多惱火,那麵上竟是分毫不顯,還笑吟吟地謝潘金蓮:“到底二妹妹懂禮數,妹妹今日幫了我,姐姐記下這個人情了。”
潘金蓮也不得不佩服薛寶釵的城府之深,不過,她可不怕薛寶釵:“薛姐姐,這樣說,就是見外了。妹妹有不懂的地方,以後還指望著姐姐多教我呢。”
賈母雖說年老,當時在榻上躺著假寐,可幾人這一番對話是一句沒落下地進了她的耳朵。
賈母和王夫人婆媳多年,對這個兒媳婦多有了解,自然也知道她和薛姨媽姐妹兩個打得什麼好主意。她並不喜愛薛寶釵這種心計過人、守愚藏拙的人,隻是王夫人既然沒有明明白白地將自己的打算說出來,她也隻好裝作不知道,而且不管怎麼說,她作為一個老封君也不好拉下臉來和一個來家裏借居的晚輩計較,那也太傷自己的體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