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蓮心說,你這是提醒王夫人林黛玉過於關心賈寶玉嗎,我偏不讓你如願,便笑著說:“薛姐姐原來是這個意思。別說林妹妹了,就是大嫂子、我和三妹妹、四妹妹,心裏也是急得不行,恨不得自己替了寶玉和二嫂子去。”聽她如此說,幾人便都點頭,說:“可不是麼,我們也都是如此的心思。”
潘金蓮話鋒一轉:“難道見寶玉和二嫂子如此,薛姐姐就絲毫也不擔心?”
薛寶釵心中大恨,這個死丫頭老是和自己過不去,麵上卻是一臉和煦:“我不過是打趣林妹妹一句罷了,倒惹來你這麼一篇,好好,我不說了。”
賈寶玉與王熙鳳養了一個月,便都好了,自回了大觀園不提。
作者有話要說: @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親兄熱弟同榜進士
賈寶玉和王熙鳳兩人已經大好,賈母心裏的一塊大石頭便安然落地,頓時也有閑心繼續享受老封君的生活了,愜意地半躺在榻上,身旁琥珀拿捏著力道給她捶腿。
琥珀服侍她多年,對她的喜好摸得也是一清二楚,不輕不重的力道恰到好處。賈母心情舒暢,微微眯縫著眼聽底下邢夫人和王夫人等人奉承她。
好聽話統共也就那麼多,王夫人不免詞窮,幸而還有潘金蓮等人陪襯。王夫人說了半晌,忽而想起一樁事情,忙說道:“聽老爺說,今科可是出了一樁兄弟同榜的奇事呢。”
賈母忙問:“如今科舉雖說進士名額多了,可能考中進士仍是不容易。這是誰家的孩子,竟然兄弟兩個一起高中了?”
王夫人答:“聽說是姓楊的一對兄弟。哥哥也不過是二十出頭,那弟弟今年才剛二十歲呢。”
賈母歎道:“誰家父母生了這兩個孩子,才真是難得呢。不知都是第幾名?”
王夫人道:“奇就奇在這裏了,那哥哥是二甲頭名,弟弟是二甲四十六名。”
賈母笑道:“那這哥哥可不是傳臚了?真是難得,這樣年輕,就都是進士老爺了。還不知道他們父母何等高興呢。”
王夫人道:“老太太說的是。聽老爺說,自從朝廷以科舉選士以來,雖然也出過兄弟同榜的事情,可那都是前朝的事了,本朝還是頭一次出現呢。”
潘金蓮等人對此毫不知情,不免感歎二人好運。
林黛玉聽了,心中卻是一動。她姑媽林溪可不是就嫁到楊家去了,姑媽的四個兒子裏頭,當時聽說長子楊守正已經中舉,次子楊守禮也是秀才。年齡上倒也對得上,難道真是楊家的兩位表兄?她心中這樣想著,但卻不能說出來,隻盼著真是楊家表兄才好,自己也能多個依靠。
誠如林黛玉所想,這同榜的新科進士楊氏兄弟還真就是她的兩位表兄。
楊桂凡家當年不過是個地主,雖然手裏田地不少,收入也還不錯,也當得起鄉紳這樣的稱呼,但地主就是地主,終歸不是有功名在身的特權階層,社會地位也不高,所需繳納的稅賦是一個子兒也少不得,婚配對象也不過是縣裏的幾家田地畝數相當的地主家庭的子女,和官員是絲毫也不搭界。
幸而他哥哥楊桂平是個天分挺高的人,一路從秀才考到進士,楊桂凡自己也爭氣,才得以與林家聯姻,不但家中的田地無需再繳納稅,社會地位也是明顯提高。
楊桂凡自己就是科舉考試的受益人,當然也希望兒子們也能通過科舉考試,不說更上一層樓,至少也不要讓家族蒙羞,自然對幾個兒子的課業也十分重視。楊家的四個兒子大小就開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