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走回了自己家裏將自己妻子叫了出來,然後交代自己的孩子不要亂跑,出去之後回合了寧啟夫妻二人,這才直接走向了剛剛騎兵所指的方向。
剛剛他們數了數,他們手裏麵的這些用元和數字組成的票據,一共有七十元,分別是四張十元的,兩張五元的,以及五張兩元的,十張一元的。
這上麵內容很簡單,就是糧票兩個漢字,然後就是漢字的數字以及那些符號,還有就是一大一小兩個印璽。
這糧票的意思他們倒是可以理解,應該是領取糧食的票據的意思,不過就是這個元他們不太清楚,不過也無所謂了,等到了地方應該就知道了。
朱明和寧啟兩戶人家算是最先行動的,等他們到了地方之後,就發現,這是兩個巨大的倉庫,倉庫是用木頭圈起來的,看木頭的樣子是嶄新的,不過看裏麵的麵積,這些糧食的數量似乎很多啊。
等他們來的時候,正好看到這裏有好幾排桌子,跟剛剛在城門登記的時候差不多,不過現在在這些桌子後麵的兩個倉庫還分別寫著米麵兩個字。
“兩位大家是來領糧食的嗎?”坐在桌子後麵的趙二立刻笑著拱了拱手問道。
現在趙二也是一個識字的人了,雖然趙二識字的不多,但是常用的字趙二都已經認識了,這一次發放糧食的事情就是趙二負責。
而在旁邊還有放著兩個杆秤,這是工業城的工匠趕製出來的,按照公斤為單位的杆秤,秤砣這些都已經製作完畢了。
當然旁邊也有準備好的木鬥,這麼一鬥是10公斤的米或者是麵。
“是的,請問這位先生,我們手裏麵的這個糧票該如何使用。”寧啟立刻衝趙二拱了拱手,開口問道。
“當不得先生二字,我叫趙二,兩位直接稱呼我名字就行,兩位請將你們的憑證都拿出來,我驗看一下。”趙二笑著開口道。
“見過二郎,這是我的憑證。”寧啟先將自己的憑證遞了過去,旁邊的朱明也將自己的憑證遞了過去。
趙二接過來看了一下,立刻就笑著:“二位大家,我現在給二位說一下你們手裏麵的糧票該如何使用,你們再自行決定可好?”
“當然,二郎請講,不過直接稱呼我們名字就行,這大家我們可擔當不起。”寧啟趕忙開口道。
“當的起,當的起,首領非常重視你們這些工匠,凡是我們大漢的工匠地位都是非常高的!二位不用擔心,首先,是這樣的,我們大漢有自己的度量衡,跟大唐的度量衡並不一樣,包括這數字也是如此。”
“兩位請看這裏。”趙二指著自己旁邊的一張白字開口道,這張白紙上麵有著漢字和阿拉伯數字的對照表。
“這是阿拉伯數字,是我們首領吸取大食人優秀的地方,所采用的一種數字,它比漢字在記數方麵要更加直觀一些。這是跟漢字的對照表,而十以後的數字就同樣直接由這些阿拉伯數字兩位組成就好。”趙二立刻輕車熟路的介紹道。
他為了這些話可是專門的自己在家裏麵練習了好久,對於趙二來說,終於可以給這些工匠上課,趙二還是很有興趣的。
“兩位可以免費領取一張對照表。”趙二直接將旁邊的一張紙遞給了寧啟和朱明,其實對這些工匠來說,這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度量衡。
所以這兩張紙上麵不僅僅是有著阿拉伯數字的對照,還有關於長度單位米,重量單位克,千克,容量的升以及毫升,還有溫度的單位的介紹。
“這裏還有一根木尺,也是首領送給兩位的,這根木尺就是一米,上麵有分米,厘米,以及毫米的標注。兩位以後既然是大漢的工匠了,那麼自然要采用新的度量衡,這些都是要學習的。”趙二將這些度量衡給他們介紹了一遍。
寧啟和朱明就忍不住對視了一眼,他們以為對方就跟其他的突厥部落一樣,啥都沒有,但是沒想到居然連度量衡都有自己的了。不過他們也清楚,這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因為他們是工匠,所以這些度量衡在對方領地裏麵自然是要普及的。
“謝謝二郎。”兩個人先是跟趙二道了聲謝謝,然後才小心翼翼的將這張對照表收起來,並且將那根米尺也拿在了手裏。
“接下來我們說一下你們手裏麵的糧票,糧票顧名思義,就是兌換糧食的票據,因為我們人手不足,所以如果挨個給你們發放的話太浪費時間了,所以就發放糧票,你們自己拿著糧票來取。”
“這糧票的單位呢是元,兌換糧食,不管是米還是麵,都是兩元一斤,四元一公斤也就是一千克。米可以隨便兌換,但是麵一次最多隻能兌換5斤,除此之外,你們就隻能兌換小麥了,因為磨製出來的麵粉不多。”趙二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