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以舒適為導向(1 / 2)

林亦笑了,笑得很開心。

費力克斯的反應在他的預料之中,甚至他都想不到這個德國小夥會有第二種反應。

“不然呢?你想那麼輕易的就能和我對決?”林亦用嘲弄的語氣說道。

費力克斯被進一步激怒。

就在費力克斯走到林亦跟前,兩人幾乎麵對麵,能夠感覺到彼此呼吸的時候林一說道,“費力克斯,不如我們換個方式比一比吧。”

林亦轉過身,張開雙臂像是擁抱那些停在門口的汽車。

“汽車本來就是一個應該以人為本的事物,所以……”林亦轉回身,“我們為什麼不比一比,如何讓這些汽車開著更舒服呢?”

林亦詳細介紹,“比試分兩個維度,一個是預算一個是銷量。我們要做的就是用更少的預算,拚更多的銷量,讓開車的人變得更加舒適。”

“以人為本?汽車隻是一種工具?”費力克斯反問。這一套他也不是沒有聽說過,相比於中國,德國這個汽車行業的橋頭堡,對此的思考更多。

究竟是人開車,還是車開人。

一輛汽車到底是追求極致的性能而不在乎其它,還是應該追求一切都以人開著舒服為前提。

這種偏學院派的思考,彌漫在德國的大學裏。

與之相比,汽車廠商反倒是務實了很多,他們不會孤注一擲的相信某一個流派,他們選擇全部相信,在不同的車型上,實行不同的理念。

而現在看來,似乎是舒適性贏了。

那些追求極致性能的車,無論是在賽道上,還是真的已經量產。雖然備受矚目,但是銷量注定寥寥無幾。

哪怕是同價位裏,最極致的性能和最極致的舒適性,贏得勝利的往往也是舒適性。

因為,極致的性能往往意味著更高的油耗,也意味著隻有極少數時候,才能爆發出那經驗的數值。

而相比於隨時隨地都能夠體會到的舒適性,不會因為坐一輛車,跑一段路途,就會覺得腰酸背痛腿抽筋來說,普通的消費者還是更喜歡舒適。

再加上法律法規對於節能減排的要求,所謂的極致性能基本上就是一個汽車主機廠的牌麵,而不會有什麼實際的銷量了。

舒適性才是當下這個時代追求的主流。

可是,費力克斯沒有想到在這樣一個機械素質遠遠落後於主流水平的國家裏,竟然有著一位知曉最先進的設計理念,還真的以此為準則的人。

“你那個化油器加熱器,就是以這個理念設計的?”費力克斯問道。

林亦點了點頭。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答應你的挑戰。雖然我認為你的追求根本毫無意義,就像是老舊的化油器一樣,用不了多久就會被徹底淘汰。”

“可就算是化油器被淘汰了,他們退役不還要十年。難道你在德國學到的就是隻有最新的車才是車,隻有那些購買了最新車型的車主,才算是人麼?我不這樣認為,我覺得隨著汽車的越來越普及,那些擁有老舊汽車的人,一樣也是很重要的人。”

費力克斯聽到這裏,忽然想起了他上過的一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