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以舒適為導向(2 / 2)

雖然他是機械設計專業出身,但是機械設計卻不意味隻學機械設計,還有很多例如心理學,例如消費學等等方麵的課程。

畢竟,他們最後入職的企業,也不希望自己的公司最後招募的都是一群理想主義者。

雖然他們也知道隻要經過一點點毒打,就能夠讓他們對現實有著清楚的認識。

但是,既然在學校裏就能教會的東西,為什麼又要到企業裏才教導呢?

費力克斯上的那一節課的老師,就在宣揚二手車市場。

這位老師認為二手車市場未來將比新車市場更讓人矚目。

因為無論如何,一台新車哪怕是在發達國家,都不是一個便宜的東西。

這個世界必然存在著大量的窮人,而這些窮人如果也需要車,那麼去哪找呢?

當然就是二手車了。

可是,二手車有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就需要針對二手車有著大量的相關服務。

這位老師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建立一個二手車的銷售、服務模型,為相關的企業提供智庫支持。

其中,他說的一點就很有趣。

他說如果想要讓二手車市場真正的繁榮,不成為“湊合”的妥協之舉,就是能夠為這些二手車進行相應的服務升級和更新。

哪怕機械技術上沒有升級,也要讓用戶覺得我這個車也很先進,至少和那些新車沒有特別大的差別。

這個理念,費力克斯聽過就記在耳朵裏了。

不過,作為一個工人,他還是希望自己能夠進入一流的汽車廠商工作,那些二手車領域的廠商,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成為下一個大眾集團,下一個戴姆勒集團。

而那位老師也僅僅隻上了一堂課,在這之後就消失不見了。

費力克斯這時候忽然見到了林亦也有這樣的想法,忽然有一種時空的錯位感。

“我接受你的挑戰!”費力克斯說道。

他說完也沒有和林亦繼續抬杠,而是開始觀察那些在中國之外幾乎都淘汰了的汽車,到底有什麼辦法能夠用最廉價的方法,提高舒適性。

林亦見到自己的目標達成了和關飛又聊了幾句,帶著現金就離開了。

到了銀行,將這些錢又都存了進去。

那個銀行的大嬸,現在已經麻木了。

因為她不知道林亦哪來的這麼多錢,也不知道林亦到底叫什麼名字。

畢竟從擎天柱到威震天再到胡蘆娃,林亦已經用太多名字開了賬戶了。

不過,無論林亦到底是誰,如今從她到支行行長,對林亦的態度隻有尊重。

要知道,在這個萬物市場化的年代,就連銀行也是市場化的。

雖然,他們這個支行所在的地點也不算是偏遠,但是問題卻是吸納的存款卻不多。

每一年的考核都度日如年。

然而,今年林亦的出現,卻讓一切都有了轉機。

支行長每一次都噓寒問暖不說,還生怕一個不小心,得罪了林亦這個“大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