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課堂上,你教,我學,自然要稱呼你為先生,至於坐在你身邊,還是算了吧,在後麵再添一張桌子吧。”田言則是開口婉拒了顏路的提議。
開玩笑,做在老師身邊上課?
那不是課堂上的“護法”們才有資格享受到的待遇嗎?
“您是我的師叔,論輩分禮法理當如此,路不敢僭越。”顏路繼續維持著拱手的姿勢,對著田言平靜道。
這還非要讓我當一回護法?
田言在心中暗暗覺得尷尬的想道。
“我給先生講一個故事吧。”田言則是開口對著顏路道。
今天說什麼,她也不能做在老師旁邊上課。
“師叔請講。”顏路恭敬的道。
看著眼前昨天還是自己師兄的顏路,田言隻覺得這個世界是這樣的離奇。
現實往往比故事還要曲折。
所以她決定講一個寓言故事忽悠一下顏路。
“曾經,有一個對於書畫之道天賦極高的人,他拜訪過很多名師,但都覺得那些老師的才學都不如他。
直到最後,他找到了一位大師,讓大師為他解惑,為何他遇不到能教導他的老師?”田言緩緩道來。
這個時候,正常人就應該問,為什麼他找不到老師呢?
但顏路不一樣。
“敢問師叔,真的有這個故事嗎?”顏路將信將疑的問田言道。
“你沒聽過?”田言問顏路道。
“弟子未曾聽聞過。”顏路如實回答。
當然,他能聽過才有鬼了。
“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故事中的道理。”田言平靜的道。
“還望師叔教誨。”顏路聞言拱手道。
“大師讓他畫一幅畫。”想要調動別人的注意力,自然要多賣關子。
“師叔,是什麼樣的畫?”顏路依舊平靜如水一般的道。
“很簡單,一個正在向茶杯倒水的茶壺。
年輕人畫完,畫中正是老者所要的畫麵,一個茶壺正在向茶杯中倒水,水流清澈,惟妙惟肖,可大師卻說他畫的不對。”田言緩緩道來。
“哦?為何不對,是因為他的畫工不夠細致?”顏路這時稍微有了點兒積極性,詢問道。
“大師說,應該把茶杯放在茶壺的上麵。”田言繼續道。
“不對吧,如果茶杯在茶壺上方,那茶壺裏的水如何倒進茶杯中?”顏路聞言有些詫異的問道。
“是啊,如果把茶杯擺在茶壺的上方,那茶壺裏的水如何倒進茶杯裏?”田言沒有正麵回答,而是反問顏路道。
顏路雙眼一睜,直到此時,他才反應過來田言這個故事中的深意。
師叔是在借著這個故事教育他啊。
而且他不得不承認,雖然故事他沒聽過,但是道理卻是真的,和儒家聖賢講究的“不恥下問”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但這樣的道理經師叔的口中,以故事的形態說出,反而更加生動。
師叔真的才十四歲嗎?
他有些理解為何師傅要代師收徒了。
不僅是因為魏言師叔天分奇高啊。
“弟子受教了。”顏路再次拱手對著田言恭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