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說楊明輝任務完成的相當出色。他將日本僑民、日資商鋪、日資商社分別用三張手繪的城區圖細致的標記出來,並用阿拉伯數字作為序號,在空白處一一列數了他所知道的、探查到的那些商鋪、商社和僑民富商的主要資產、財富、人數、業務主項等諸多信息,可以說這三張圖絕對稱得上是居家旅遊、打家劫舍、殺富濟貧的上佳尋寶圖。
當史招財拿到這份作業圖時,眼睛陡然一亮,連看兩遍,然後眯著眼睛瞅著楊明輝,心裏暗道:真他媽的人才啊。
“吆唏,楊桑,你幹得很出色,凡是認真完成任務和工作的人,就應當得到獎賞。”說著從兜裏掏出一小袋大洋扔到了桌子上。
史招財用下巴點著那袋子大洋繼續說道:“這是對你的獎勵,同時再交給你一個任務,這兩天晚上去老客街轉一轉,別跟我說你沒去過。把你看到的和聽到的回來後彙報給我,我相信你知道我想要知道什麼。”
從兜裏又掏出一小袋大洋扔到桌子上,“這是你的活動經費,好好做事,別讓我失望。”
“謝謝太君。我……我不會讓您失望的。”這次楊明輝真的是感動得流淚了。
他知道自己隻是這亂世中謀生的最底層的小民,他本無意做數典忘祖的那類人。在這不大的淩源城,不管誰來統治它,是邊防政府也好,是中央政府也罷,或是現在的日本人,或者和日本人一丘之貉的英國人、法國人、德國人、美國人,哪怕是大鼻子蘇俄人,不管是誰來統治,他隻是個沒有任何政治欲望訴求的討生活的小民。他渴望統治他的人能夠欣賞他的為生存而展現的工作能力,並且能夠按照遊戲規則誠信的付給他相應的工作報酬,他就有一種被人理解、被人尊重的滿足感。他不去想什麼國家、民族、階級、主義這些他認為是虛妄的東西,他的訴求點非常簡單,就是生存下去。
看著拿著兩袋大洋感恩涕零離去的楊明輝,史招財收回了裝酷的表情,歪著年輕的腦袋瓜,陷入了沉思。
滿清異族統治下的中華文明的精神之根,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萎縮糜爛了。曾經的煌煌唐風、四海賓服的浩瀚國威以及國力、族力鼎盛時期養成的優越的精神因子,似乎一夜間飛快的凋謝沉逝。那些近代在海洋裏崛起的民族和國家,以強盜的扮相,給了這個古老的中華帝國太多的打擊和震撼。“洋”這個字成了一百多年來套在中國民眾百姓頭上的緊箍咒語,似乎所有帶洋字的或跟洋字沾邊的事務或東西,都是好的、高貴的、碰不得的、惹不起的。
一個盛盛衰衰、起起伏伏但卻頑強的薪火相傳了五千年的中華文明所澆灌的民族,卻被一個“洋”字壓彎了傲挺了數千年風雨的脊梁,曾經雄風萬裏的帝國和它的億眾黎民在西洋人、甚至後進崛起的東洋人麵前毀節折辱的低下了高傲的頭顱,令人扼腕痛惜的是自此之後再也沒有勇氣和自信抬起那古風傲然的頭顱。
中國人衰了!衰得心性大變!衰得自欺欺人!衰得隻會用文字遊戲來掩飾自己卑微、猥瑣的心思和意識。說是四萬萬個同胞,可是真的麵對日本人如叢的刺刀,有多少人會選擇反抗?有多少人會選擇逃避?有多少人會選擇做小民、做亡國奴?
那些選擇逃避的,大部分是高官顯貴、強賈富商、中產階級,這些階層的人,到什麼時候都是最惜命的。
那些選擇做小民、做亡國順民的,大多是眼巴前兒還能活下去的或是象楊明輝一類誰來當主子給碗飯吃就行的底層百姓,少數則是數典忘祖的叛逆另類階層。
而那些選擇反抗的,有哪些是站在國家、民族的立場上進行反侵略抗爭的?有哪些是抱著一定的政治目的而選擇反抗的?有哪些是因為實在活不下去了被逼的走投無路時才反抗的?
中國曆代農民起義,都是兩種信念在支撐著那些揭竿而起的民眾。一種是實在活不下去了,與其等死不如一戰。另一種是仇富、仇官、仇財富不均。所以均貧富才是農民起義的根本動力。什麼主義?什麼革命?編織再多的理論貼金,到頭來老百姓們要的還是均貧富。這種觀念已經作為一種文化基因早就沉澱在每一個中國人的血液裏了,在適當的時候就會爆發出來,並產生極大的摧毀力。
如果這種潛在的基因用在了侵略者的身上,則產生的後果就不是克製性的訴求了,很可能是一瀉千裏的仇恨發泄,攔都攔不住的殺戮。
歪著腦袋看了看手中的三張資料圖,史招財歪歪爽的壞笑著,先讓小鬼子嚐嚐啥叫打家劫舍均貧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