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每天兩萬三(1 / 3)

當我們離開校園,走進社會的時候,往往會懷念校園生活的美好,感慨自己年少不知珍惜,然而不能否認的是,由於生活中方方麵麵的壓力,我們需要一個心靈的桃花源,所以在回望過去的校園生活時,有意或無意的忽略了它的很多不好的地方,將它美化了。

比如寫不完的習題、拮據的生活費、嘴臉可惡的老師、難以接近的心儀女生、討厭的男同學、看不到的假期、一場接一場的考試,還有似乎看不到盡頭的漫長的枯燥的學習生涯。

十一假期之後,重新回到學校,房長安重回初中的新鮮感慢慢淡去,就慢慢地能夠感到初中生活的枯燥和無聊了。

好在擁有後世靈魂的他很清楚這段時光的寶貴與意義,心性定力也遠非前世十二三歲的房長安可比,耐得住寂寞,因此隻是覺得稍微“平淡”而已,並沒有很枯燥。

畢竟還有王珂和沈墨兩個同學陪著。

假期往他家裏去過一趟之後,去過的幾個同學明顯變得更加親近了起來,沈墨和王珂有時候與他話,也不會再像之前那樣心翼翼其他人的注意了。

當然更明顯的是兩個姑娘之間更加親近了,這讓房長安偶爾上完廁所回來,看到她們倆在聊,自己拍拍沈墨肩膀示意讓自己進去的時候,有一種第三者插足,打擾到了她們的錯覺。

另一個更明顯的轉變來自於王雨薇,假期之後,她對房長安不再像之前那樣熱情,當然見麵或者一些交集時,仍會露出好看的笑容客氣地招呼、話,卻不再像之前那樣有意用調侃或者其他方式來拉近距離了。

這些其他同學未必能夠察覺到,房長安自然將一切了然於心,心裏麵微微有些感慨,卻也沒有更多的波瀾。

這個年紀的同學,單純也單純,但從不乏一些聰明人,他或她們因為經曆或者被教導,從就比旁人更早明白一些世故,或者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隻要不傷害到其他人,談不上高低對錯,隻是選擇而已。

甚至在很多情況下,與這些人打交道、相處要比其他人更愉快,因為他們更圓滑,更懂得怎樣照顧旁人的情緒。

另一方麵,包子鋪的生意越來越好,二中這邊最先鋪開,在十月底的時候,每預定量甚至一度超過了五千,不過隻持續了一周,很快跌落了下去,基本穩定在每四千五到四千八左右。

如果按平均每個人七個包子算,大概有近七百人訂購了包子,是一個非常恐怖的占比,接近學校總人數的一半了。

房長安知道這種“盛況”很難長久,等大家吃膩了,食堂那邊反應過來了,肯定會重新跌下去的。

三中和一中兩個學校都在持續增長,大概食堂比二中還要“慘烈”,三中始終保持了很高的增速,十一月突破五千個後,房長安與沈誠言都認為超過了飽和點,會很快落下去。

結果這個數字一直保持到了這個學期結束,並且還有幅度的繼續增長。

沈誠言為了弄明白緣故,特意跑到三中去吃了一頓食堂,回來之後罵了三。

一中作為省重點,初中部與高中部食堂是不分開的,食堂相對比較正規,窗口多,競爭大,質量要比二中、三中好很多,最初的爆發式增長讓房長安和沈誠言著實驚喜了一下,但很快增速就放緩下來。

後來一中那邊有高中部的學生主動詢問了前去送包子的彭亮亮,沈誠言立即拍板,把高中部也一塊納入了目標客戶,一中的市場才又進一步增長,到了十一月後,每也有四千以上的數量。

相較於三家公立中學,私立的海中學最為麻煩,在剛剛開始之初,增速十分恐怖,第一周八百多,第二周就直接暴漲到兩千五,翻了三倍,第三周四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