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每天兩萬三(2 / 3)

第四周則暴跌到了一千多。

沈誠言和房長安原本預計這周包子數量鐵定破五千,按照這個數目準備原料,還又招了兩個人,結果海這邊直接來了兩級翻轉,差點沒把倆人腰給閃了。

這裏麵肯定有貓膩,沈誠言通過學生渠道打聽了一下,才知道海的兩家食堂不知道用了什麼法子,竟然動了班主任,在各個班級明令禁止學生們買包子。

那一千多訂購量,還是有的班主任不買食堂的賬才保下來的。

沈誠言從轉行賣包子以來順風順水,第一次碰到這種玩手段的,氣得破口大罵。

這其實不是什麼值得意外的事情,畢竟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二中三中的食堂如果有這份能量,估計也不肯老老實實地去拚物美價廉。

房長安給沈誠言出了一個主意,讓他到海中學的食堂考察了一圈,然後帶著證據到縣工商局舉報,很快帶著工商局的一起來檢查了一圈。

下周海這邊的包子訂單量突破了六千。

由於是全封閉式管理,海中學近三千名學生都要在學校裏麵吃飯,市場比二中、三中加在一起都還要大,沒有了食堂的惡意阻攔,哪怕是這學期末穩定下來的情況下,海中學每的包子訂購量也保持在一萬上下。

最高時更是超過了一萬四!

為了多壘幾個灶,沈誠言幹脆把鋪子隔壁的兩家房屋也給租了下來,但包子數量實在太多,又招了好幾個新人,難免會有出錯的時候,隨著各個學校的食堂都變得“良心”起來,二中、三中的包子訂購量都在慢慢回落。

截止到期末,最終保持下來的數據,二中在四千、三中在五千的線上幅度波動,冬又有所回升,因為食堂的飯菜很容易冷,反而不如放在盒子裏麵用泡沫箱子送來的包子暖熱。

四所學校加在一起,每的包子訂購量基本保持在兩萬三千個以上,這個數目遠遠超出了房長安當初描繪的藍圖,更是沈誠言想都沒敢想過的。

數量太大,從原料到場地,從人工到配送,方方麵麵的問題層出不窮,沈誠言又是半路出門,沒有一點經驗,經常被搞得焦頭爛額,好在他始終堅持著“老子不缺錢,老子不為賺錢”的想法。

第一場初雪的時候,彭亮亮兩個人在往海送包子的路上差點出車禍,三輪車翻到,人到是沒事,一箱箱包子都翻了,好在都是飯盒分裝,上麵還有卡扣,隻有一部分連飯盒也被打翻。

然而卻有不少連飯盒一起都被過去的一輛卡車給壓扁了。

彭亮亮沒有手機,瘸著腿趕緊跑到路邊賣部給沈誠言打電話,沈誠言一邊讓張飛這邊趕緊繼續做包子,一邊自己開車趕過去,把彭亮亮送到醫院,又回去送包子。

海這邊休息時間非常短,這麼一耽擱,包子送過去的時候人家馬上預備鈴都已經打響了,沈誠言一邊道歉,一邊把這周的所有包子錢都給退了回去。

這次意外事故後,沈誠言當就買了三部靈通,每個學校的負責人一部,雖然彭亮亮他們並無所有權,但擁有使用權,在這個個人電話還沒有普及開的年代,也稱得上是一個每拿出去極有麵子的大驚喜了。

房長安知道後羨慕的眼都紅了。

當然,作為擁有三成股份的合夥人,他獲得的東西自然要更多。

臨近陽曆年末,沈誠言算了一下賬,九、十、十一、十二不到四個月的時間裏,扣掉物料、租金、人工等所有成本後,鋪子還淨賺了三萬塊錢,其中主要是十一、十二兩個月的盈利,前麵的基本都花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