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家常(“墨爾本騎士”加更6/10)(2 / 3)

“二哥能有多少工資?最多五六千,你們還要花不少,買房子得差一萬多呢吧?”

房祿勇聽得更迷糊了,“長安又哪來的錢?”

“他之前不是給同學賣包子嘛,後來後來他老師家開了個包子鋪做這個,覺得這主意是他出的,掙了錢每學期都給他分錢。”

“真哩假哩?”

房長安賣包子,包括後來沈誠言開包子鋪的事情房祿勇都知道,房祿國提到過,不過最主要的宣傳者卻是房祿生,喜歡在酒桌上把這件事情當成談資,感歎一下這麼好的主意,可惜咱沒本事,做不起來,你看看人家。

房祿生當然不是單純為了誇獎房長安才到處宣揚,這是一部分的用意,他還是比較看好這個侄子的,不過更重要的是把這件事情當成談資,炫耀一下自己知道鎮長兒子的事情,也順便刺一刺和房祿軍和房祿勇,的是咱沒本事才讓人把這麼好的主意給搶走,其實就有嘲笑的意思。

房祿勇為這件事情很不滿,但人家的是實話,在酒場上隻能去誇大一下自己猜測的這件事情的難度,或者懟一句“你也可以去做啊?”之類。

他無論如何都沒想到房長安居然能從這件事情裏麵分錢,而且聽這意思是直接分給侄子本人的,而不是給哥嫂。

房祿勇第一反應是有點不大相信,不過隨即想起年前房長安遇到搶劫犯的事情,當時沒注意到的一些疑點這會兒終於明白過來,難怪房長安去銀行,又被搶劫,感情是真有錢啊!

“長安一個學期能分多少?”

“也有好幾千,你不要到處亂。”

這年頭講究財不外露,從容又知道房祿勇的性子,因此把房長安的數字又大大地打了一個折扣,免得房祿勇到處宣揚。

房祿勇不知道房長安分多少占股,不過聽嫂子話的口氣估計得有五六千,對這年頭的農村家庭來講已經屬於一大筆收入了,讚歎道:“那那個老師人還真挺好的,出個主意就分這麼多錢……”

回到家裏麵,從容仍然有點難受,不過已經好了不少,收拾收拾家裏麵,做了一鍋手擀麵,配著包子和燒餅算做午飯。

房長安給姥姥打了個電話,老人家裏並沒有安裝電話,都是打到他們的鄰居家裏麵,再讓他們去接電話,兩個老人都不知道閨女一家要搬到鎮上的事情,也隻叮囑些家常話。

掛掉電話,房長安又與沈誠言打了電話,約定明到鎮上去看鋪子看房子。

他又想給沈墨和王珂也打個電話報平安,但想了想打消了,擔心過猶不及,倆人年紀都還,聯係太密切了可能會有反效果,尤其是王珂,馬上就要開學了,兩年的時間呢,不必急於一時。

母子四人正吃飯的時候,老爺子房福康背著手溜達著過來了,這會兒已經下午三點多,老爺子顯然早就吃罷飯了,照舊搬了個椅子在屋裏坐著,過了會兒才問:“我聽你們準備開店,賣什麼啊?”

從容道:“賣鞋。”

老爺子點點頭,過了會兒再問:“從哪兒進貨?”

“溫州那邊,已經聯係好了。”

老爺子又點點頭,過了會兒又問:“那家裏怎麼辦?”

房祿勇肯定什麼話都跟老爺子過了,不過老人家就喜歡這樣“明知故問”。

從容暈車還沒緩過來,覺得老人自家把他另外幾個子女家的錢浪費了,特意來勸告阻止或者敲打的,耐著性子又回答了幾句,老爺子仍問個不停,有點不耐煩了。

老爺子自然察覺到了,不過仍然接著又問:“長明和嫣然上學咋辦?”

“他們轉都轉學去鎮裏上學,已經聯係好了。”

“找誰聯係的?靠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