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在緊鑼密鼓的實行他的侵略計劃。為了方便指揮,關東軍新任司令官武藤信義,將關東軍總部遷到了新京(長春)。
武藤信義大將,同時還是日軍兼駐偽滿第一任全權大使。他手中捏著滿洲國的皇帝,因此他比前任司令官本莊繁多了一項業餘愛好,就是像父親調教兒子那樣,調教著溥儀。將之變成一個十分聽話的兒皇帝。
關東軍新任參謀長是小磯國昭,這是一個文武雙全的日本戰犯,在後來還當過日本的首相。
隨著夏季的來臨,天氣一天的熱了起來,東北大地,草長鶯飛,利於行軍作戰。當然也不有不利的地方,就是雪水化開,原本封凍了的河麵,一條條的全都變得波濤洶湧起來,成為一道道難以越過的天塹。
為了早日拿下黑龍江,占領東北全境,日本陸軍部早就坐不住了,督戰的電報,一封接著一封,像雪片一樣的飛來。
武藤信義何償不想遵照明治天皇的訓令,開拓萬裏波濤,布國威於四方呢?他比陸軍部還要急。
但是,自上任以來,從各方麵收集來的情報,讓他總是舉棋不定。剛開始,是由於兵力不足。再加上遼南還沒有安定。現在兵力似乎夠了,但他的內心隱隱約約,總覺得事情不是那麼的簡單。
武藤信義曾經和所有與義勇軍交過手的將領,如本莊繁、板垣征四郎、石原莞爾、嘉村少將深談過。他發現,義勇軍身上總有一股神秘力量。這種力量,有排山倒海之力,總能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給日軍以沉重的打擊。
這個冬季,長白山上又崛起了一支神秘的遊擊隊。滿洲煤炭株式會社說,雞寧的已被遊擊隊占領了。武藤信義剛開始還不相信,因為他所得到的電報是,長天野狼剿滅了那些暴動的工人。等到一個月後,有逃出來的皇協軍彙報,才知道真像。
那麼,那些報捷的電報,就顯得十分的可疑了。武滕懷疑,遊擊隊中有高人存在。再加上先前,有關於,蘇聯狙擊手的傳聞,武滕信義基本上可以肯定遊擊隊裏有蘇聯人。
為了摸清楚,遊擊隊的發展情況,武藤派了恢複後重建的39旅團,前去圍剿。這一去,竟然是損兵折將,丟了一個完整的大隊。從這事上,武藤也看到了遊擊隊的可怕之處。一戰就可以消滅一個大隊啊。
正當武藤以為摸清楚了情況,正要動手時,更邪乎事發生了,歐洲傳來消息,去年斬殺三千多日軍官兵的“衛華”,又冒了出來。如今,衛華的首屍,還擺在東京帝國大學裏研究呢。從哪裏又冒出一個“衛華”?
衛華恐怖的戰鬥力,讓日軍至今記憶猶新。日軍擔心遊擊隊裏有衛華式的人物,不敢輕舉妄動。為了搞清楚情況,通過日本駐歐洲的間諜近距離觀察,還拍了照回來。拍回來的照片與東京屍首一比較,竟然是一模一樣。這說明,中國不隻一個“衛華!”
日本陸軍部,上上下下,全都到吸了一口冷氣。一個衛華,已經殺了三千帝國勇士了。要是二個、三人、無窮個,這仗怎麼打啊?別說入侵中國了,能夠守住日本本土就算不錯了。
為了摸清楚第二“衛華”的戰鬥力如何。日本派了三批精通暗殺的忍者去試探。第一批五人全滅。第二批十人,全滅。第三批三十人。總算活著一個回來報信的了。他說,太恐怖了。
衛華事件,鬧得日本上上下下,像刮了一場台風一樣。軟弱的左翼勢力,趁機興風作浪,說中國是有神仙保佑的聖地,日本不是對手,不如將軍隊轍回,兩國修好。日本過去千年來,都在中國主導的製度下生存,為什麼到了現代,就不能安份守已呢?我們何必以小搏大,妄想老虎吞天,自討苦吃呢?
這樣的論調,越來越高,陸軍部的壓力越來越大。陸軍部自然,將壓力轉給一線的關東軍。勒令武藤信義,最遲要在九月份之前,拿下黑龍江,以擊破謠言,恢複皇軍的士氣。
現在已是八月了,武藤信義夢想中的五個師團,二個旅團,隻來了四個師團。這使得他感到兵力有些不足,但再拖下去也不行啊。黑龍江這裏,一到十月就開始下雪了。如果八月還不動手,那就又得等上一年。
如今的情形,打吧,沒有把握。不打吧,陸軍部又要治罪。
再者,武藤信義參加過日俄戰爭,是日本陸軍的王牌將領,在他的身上寄托了國內好戰派,和天皇期望,怎能一仗不打,就灰溜溜的回去了?
打!這是武藤的最終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