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節 金蟬脫殼(1 / 2)

衛華看到一半多的朝鮮師,自願加入義勇軍時,他是喜憂參半。喜的是義勇軍又壯大了。這些人雖然是朝鮮人,但由於是自願跟過來的,戰鬥力不會打折扣。憂的是,這麼多人跟過來了,朝鮮師的人數就顯得很少了。無論金太陽怎樣的大張旗鼓,也難以讓日軍相信,義勇軍全都往南去了。

屠倭說了一句話,解除了衛華的疑慮。他說:我們要相信金太陽的擴兵能力,以及主體思想的巨大威力。

後來的事實,證明了屠倭的遠見。人民軍的擴兵速度,快得讓人難以想象。

當日白天,義勇軍休息了一整天。到了晚上,沿著京元鐵路,悄悄的往東北方向走了。輜重用火車運到元山津,人馬則步行。漢城之內,隻留下了一些不願離開的朝鮮部隊。這些人在漢城擺足了大軍仍在的架子。

爆破人員殿後,他們走到哪,就炸到哪,將朝鮮境內,最後僅存的一條完整的鐵路——京元線,也給炸得七零八落。當人馬抵達元山津的時候,日軍第19和第6兩個師團才抵達開城。絲毫沒有察覺到義勇軍已經繞到了他們的北麵去了。

此後,日軍繼續向漢城進發,而義勇軍則翻過白頭山脈,登上長白山,返回黑龍江。至此,義勇軍碾轉三千裏,完成一個漂亮的戰略大轉移。不但牽著鬼子的鼻子團團轉,跳出了包圍圈,還趁機將鬼子的大後方——朝鮮,給夷為平地。

義勇軍到了長白山後,心就定下來了,遊擊隊傳來消息說,日軍的炮兵留在了安東。義勇軍向來就是“有便宜就占,沒便宜創造便宜也要占”。這一次便宜是明擺著的,豈有不占之理,再次偷襲了安東。考慮到長途跋涉太辛苦,這一次僅七個玩家,帶著騎兵團去了。大部隊則路線不變,仍然是堅定的返回黑龍江。

義勇軍轍得為什麼這麼輕鬆呢?日軍為什麼不散開大網,阻止義勇軍北上呢?

首先必須感謝金太陽。由於他急劇擴充部隊,到處攻城掠地,聲勢驚人。日軍的注意力完全被他吸引走了。日軍沒有料到,義勇軍會悄悄北上。其次要感謝留守的朝鮮人民,他們將漢城的樣子擺得很足。日軍以為漢城有義勇軍的大部隊防守。結果到了城下,還不敢立即進攻,反而是先挖戰壕,做好防守,以防偷襲。浪費時間啊!最後蓄足了勁,猛攻進去,卻發現是一坐空城!

運足了十成的力氣,一拳打到空氣上的感覺,讓尾高藏氣得直吐血。當然,尾高藏也不是沒有地方出氣,十萬朝鮮人民軍,夠他練沙包的!

日本關東軍參謀長小磯國昭,放任義勇軍過鴨綠江的目的,是為了借朝鮮狹窄的半島,將人生地不熟的義勇軍給徹底消滅。最後,不旦沒有達到目標,反而被義勇軍給燒掠一空,真是陪了夫人又折兵。

此次失敗,必須要有人承擔,小磯國昭被迫辭職。

同時,借著和談的友好氣氛,陸軍大將菱刈隆趕赴長春,就任關東軍司令。

日軍元氣大傷,而日本國內尚沒有實行全國總動員,無法在短期內恢複戰鬥力。新的大仗在短期內恐怕打不起來了。接下來的戰場就要搬到談判桌上了,與義勇軍沒有什麼關係!義勇軍借此機會好好的休整一下。

日軍大肆宣傳,義勇軍被消滅於朝鮮,僅幾個首腦逃脫。後來真像一公布,日軍成了自打耳光,大大的丟了一次臉。

總體局勢,依然對日軍有利,自從義勇軍轍走之後,從朝鮮到沈陽的大路等於是被打開,而沈陽的東北軍,體會到了義勇軍從前的險境——三麵被圍。

好在,寒冷的冬季又來了。大雪從哈爾濱一直下到了沈陽。日軍既便占著優勢,也無法發揮出來。

…………

衛華打開收音機,國民政府的播音員,甜得膩得死人的聲音從裏麵飄出。

“中央社十日電,東北邊防軍長官張學良將軍,昨日與日本關東軍代表,就和平一事進行深入洽談,日代表態度莽橫,對退出所占領之城市一事,避而不談,閃爍其詞。張學良義憤填膺,摔案而去。

蔣委員長發表講話,攘外必先安內,全國應集中全力剿共。日軍已成為將死之蟲,不足為患。今日不退出中國之領土,明日必退,明日不退出,後日必退。日軍乃肌膚之疾,共剿乃心腹之患……”

“啪——”衛華聽不下去了,關掉了收音機。回頭望去,隻見窗外大雪已經停了,天地間白茫茫的一片。心想,雪後獵物在雪地上無所遁形,正是打獵的大好時機。便操刀提槍,披上鬥篷,打算上山。剛剛準備完畢,門就開了,六條巨大的人影,夾風帶雪的湧了出來。

“哈哈,你們這是……”衛華見兄弟們個個全副武裝,披著防雪鬥篷,一副要出去打獵的樣子。

“打獵去!”龍將軍哈哈大笑。

“英雄所見略同啊。嗬,都想到一塊去了!走!”衛華迎了過去,拉著屠倭的手,開玩笑似的說,“政委,今天放假啊,不要繃著個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