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節 爭奪根據地(1 / 2)

吃了一頓“秀色”,衛華在林曉芳的偎依下,揉著肚子回家,開機上網登錄遊戲,看看時間,馬上就到八點了。根據地爭奪戰馬上就要開始。

衛華這還是第一次參加,對規則都不了解,先去抗戰在線官網了解一下比寒規則。

《抗戰在線》共設4個根據地:麻田、大嶺山、大別山、阜平,每個根據地每12天開啟一次根據地爭奪戰,參加的部隊爭奪這些根據地的駐紮權,勝利者(部隊)獲得這個根據地的駐紮權,一直持續到下一次爭奪戰。

戰場規則:

1.進入賽場後參賽陣營分為紅、藍、綠、黃四種顏色,分別出生在地圖的四個角。

2.每個陣營設置後勤班長、補給員和衛生員一名,玩家可以通過擊倒其他陣營和NPC來獲得補賽積分。

3.擊倒對方陣營成員,根據被擊倒玩家的等級為自己的陣營獲得1-14點分數,擊倒對方NPC補給員獲得20分,擊倒對方NPC後勤班長獲得100分。

4.擊倒對方陣營的玩家和NPC,全隊還會獲得相應的部隊榮譽,可以用來升級勳章。

5.比賽全過程60分鍾,比賽結束後得分最多的陣營獲得根據地的駐紮權,玩家被擊殺15次則會被迫離開賽場,後勤班長被擊倒3次則那個陣營全體退出。部隊官員可以根據部隊物資獲得NPC警衛的援助。

獎勵:獲得根據地駐紮權之後,部隊全體成員可以在戰領期間,領取戰領費。其中阜平根據地最多,據說有三十幾萬銀元。

看完比寒規則,衛華又研究了一下比賽場地。

在抗日戰場,讀懂地圖是每一個指揮員的最基本的素質。根據地圖的特色,安排合適的戰術,將決定著戰鬥的直接成敗。相對於畫滿等高線,讓人頭暈的軍用地圖,遊戲中的戰場地圖顯得簡單得多。衛華掃了一眼,便知道該如何排兵布陣。

整個戰場地圖,就像象棋的九宮。中間一個圓點是主戰場。從主戰場出發,呈幅射狀的有九條路。連接著四邊、四角。四邊中間是複活點,四角便是參賽的四支部隊的“陣營”。陣營裏設後勤班長、補給員和衛生員各一名。

地圖十分對稱,所以,對於參賽的各支部隊,都是十分的公平。

由於是同時充許四支部隊參賽,不是一對一的部隊決鬥,所以最不公平的地方也就凸顯出來了,其中一支部隊,說不定會遇到其他三支部隊的聯合進攻。如此一來,“外交”工作的好壞,決定了爭奪戰的最終結果。

一登錄遊戲,衛華發現兄弟們都來了,正在報名處等候著。除了“義勇軍”之外,其他的各支參賽部隊也全都來了,其中以“七三一細菌部隊”人最多。熙熙攘攘,黑壓壓的一大片。其次是“第五野戰軍”,再次就是“抗戰英雄”部隊。其他各支部隊,則是各據一片,站成一圈。將寬闊的北平廣場擠得水泄不通。

衛華點擊報名,彈出一張列表,各根據地麻田、大嶺山、大別山,每塊都有四支部隊以上的爭奪。其中隻有阜平,僅三支部隊報名爭奪。分別是“第五野戰軍”、“七三一”、“抗戰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