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節 虛張聲勢(1 / 2)

緊張忙亂的日子總是過得特別快,轉眼又到了夕陽西下的時候了,大片大片的晚霞,像是西方的天空起了一場大火,“大火”之下的群山莽莽蒼蒼,如同奔馳的青色象群。

公路之上,熙熙攘攘的都是挑著重擔的青壯。這些人肩挑背扛,趕著牛車馱馬,吆喝著勞動號子,對身邊押著他們的“黃軍”毫不畏懼,反而顯和有些親熱。

一位英姿颯爽的“皇軍”女大佐,看了看懷表,便下令原地休息。

這人便是屠倭。

距赤峰的直線距離隻有十裏了。如果再往前走,就等於要進鬼子的老巢,但是如果不入城,折道向西北。就會被鬼子看出明堂。這支隊伍原本是化裝成鬼子的輜重隊,哪有不入城,而往西北跑向敵人的道理?鬼子一懷疑,再派人來察看,豈不露陷了?

如此,唯一的辦法,隻有借天色已黑,歇腳為由,停了下來。順便也將拉得長長的隊伍,給收攏了起來。

帶著數萬民眾在鬼子一個王牌師團的鼻子底下休息,也隻有義勇軍才敢幹這樣的事。

當然,屠倭也是萬分緊張的,他一個勁的在心裏罵,死衛華,怎麼還不回來啊?

有道是,說曹操,曹操就到。兩名獨立團的戰士,押著一個人過來,這人還牽著一匹戰馬。

“報告!”

屠倭收回了目光,回了戰士一個軍禮。

“我們抓到一個奸細。”

“我不是奸細,是奉了衛司令的命令,送信的。”說著又問屠倭,“你是不是政委?”

“正是!衛司令他怎麼樣了?”總算有衛華的消息了,屠倭鬆了一口氣。當中午的時候,屠倭收到了衛華的通訊兵傳來的口信,說是要截擊出城的三千鬼子。以六人之力,截擊三千鬼子,屠倭的心便從那一刻起,一直沒有放下。衛華每次殺敵,必衝入敵群,近身的鬼子,倒是不可能傷到他,但是冷槍無眼,鬼子的隊伍裏有許多神槍手,要是被冷槍打了,傷到手腳什麼的,也會讓屠倭心痛半天。

這個人,細看屠倭,竟是傾國絕色,靈魂差點出殼,直到屠倭再三追問,這才回過神來,交一封信交給屠倭,又言,“衛司令受了一點輕傷,沒什麼大礙,他讓我轉告您,一定要照信上所說的去做。”

屠倭撕開信,果然是衛華的筆跡,她叫哨兵放開這人,好生招待,這才細讀起來。信很短,僅一分鍾就讀完了。原來信裏隻三句話。一、將民夫隊伍全都穿上鬼子軍服,發給武器。二、連夜與騎兵挺進軍於城西郊會合。三、如果鬼子出城,出動專家組,將鬼子打回去。通篇都沒有一個字是關心一下屠倭的,這讓屠倭大失所望。

不過,她最先想的還是衛華的這三句奇怪的話。專家組等級太低,武器也不怎麼樣,如果鬼子大舉來攻,怕是無法抵擋吧。如果不能將鬼子打回去,那要流多少血?還有民夫隊伍總共有三萬多人,而帶來的鬼子軍服隻剩一萬套了,也不夠所有人穿的。第一項命令無法辦到。

但屠倭是絕頂聰明之人,很快就猜透了衛華的意圖,他是想虛張聲勢,將鬼子給嚇得不敢出城吧。

這可是一步險棋啊。虛張聲勢這一招在通訊不發達,偵察手段落後的古代,屢屢得手,但到了二戰時期,很少有成功的。特別是大規模的戰役中。因為敵人並是僅憑一種信息,就作出判斷的。他們會通過多種手段,進行綜合分析,電磁信號、戰場偵察、諜報……隻要有任何一個方麵做得不到位,就會被敵人識破。如果敵人來一個將計就計,那損失會很大。可屠倭仔細一看,在目前的這個形勢下,也隻有這一種辦法了。

命令一下,整個隊伍就行動起來。那些挑了一天擔子的民夫,興奮的穿上“黃軍裝”,扛起三八大蓋,而那些巨人專家們,則被派到了最前沿,人手一把工兵鏟,就在鬼子城池的眼皮底下挖起戰壕來。

俗話說,人數過萬,人山人海,鋪天蓋地。雖然隻有一萬套軍服,但穿在這群拿起了武器的民夫身上,看上去就像大量的軍隊了。這些“軍隊”在獨立團的引導下,分成數百股,向赤峰城圍了過去。

照理說,一個縣城是容不下一個師團的,就算要駐紮,也不會窩在縣城裏,而是在城外依托地勢,構造防衛圈,以增加戰略機動的空間。假如全部擠在城裏,由於騰挪的空間太小,人員會過於密集,如果遭到敵人的圍攻,特別是大炮,會死得很慘。但是,鬼子這次秘密調動,根本就沒有考慮過防衛的問題,他們想是如何隱藏自己,好在最關鍵的時候,給同盟軍以毀滅性的打擊。所以第8師團,連同第14旅團,全都是窩在城裏的!將整個赤烽結結實實的變成了一個“兵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