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節 大元迷夢(1 / 3)

這天早上,德王心情特別好,他晚上做了一個夢,夢到了成吉思汗先祖。先祖大臉盆子,寬闊的額頭,獵鷹般的眼睛和德王長得一模一樣。唯一的區別,先祖有山羊胡子,而德王下巴空空的。先祖明示德王,蒙古族的光輝將在他身上重現,先祖將保佑他,建立萬世不朽的功勳。

德王幾乎是笑醒的。

他現在的事業蒸蒸日上,地位如日中天啊,在先祖的保佑下,蒙政會萬眾歸心,左右逢源。唯一比他聲望更高的雲王,已然老朽,又百病纏身,實際權力已經掌握在德王的手中。

蒙政會成立之初,除了得到一些王爺的口頭支持之外,要人沒人,要槍沒槍,經過德王的巧妙周旋,南京的那個光頭,於1934年底,給了蒙政會建設費12萬元,以後月給3萬元,作為日常開支,並由軍政部拔發步槍手槍300支,輕重機槍20挺,迫擊炮數門,載重汽車4輛,電台10部。有這些錢和物資墊底,蒙政會不斷的發展壯大,德王的權勢,跟著水漲船高。在這萬裏草原,誰能不給德王的麵子?

除此之外,日本人那裏,也是德王的周旋的好去處,哄得日本人高興了,陸軍部便通過日本特務盛島角芳,答應送德王2000支槍。

左右逢源中,德王的勢力急驟膨脹,與此同時,比他勢力膨脹得更快的是他的野心。他認為擴大自治權,成立“蒙政會”,還是不夠的,必須更一步,擺脫國民政府的控製,當一個自由自在的王爺。

以此為要挾,各方勢力,南京也好,綏察也好,日本人也好,都要賣他麵子,巴給他,給他好處。這就便是他這次召集王公,開“自治會議”的目的所在。這一覺醒來,他又覺得光擴大自治權已經不夠了,必須“獨立建國”,隻有這樣,才能與他成吉思汗三十世孫的身份相匹配。

德王在傭人的服伺下,精心打扮了一通,頭戴王爺鑲玉氈帽,上身穿華貴的湖絲黑底衣,下身穿馬褂,腳蹬日式長筒馬靴。這樣的打扮,可謂回漢蒙日四流合一,誰見了,都會說公平。

步入議事大廳,邀請各方代表,各安其席,雲王病了沒來,但他的席位還是要擺著的,以顯示出德王對雲王的敬意。其次就是石守信,這人深受日本人的寵信,在長城戰役,為日軍立下了汗馬功勞,其勢力如日中天,最近聽說他在多倫的軍隊,遭到吉鴻昌的毀滅性打擊,他這是狼狽不堪的逃到德化來的。但日本人更加的寵幸他了。據說給大量的錢和槍,助他恢複元氣。

左手邊坐著日本友人,依次是最高顧問金井章二,參議杉穀彥次郎,關東軍參謀長西尾壽造,駐張家口領事館的領事山崎。右手邊是蒙古王爺們,以及德王的一些屬下,東蒙派陶克陶、熱河一派吳鶴齡、金永昌、烏古廷;察蒙派英達賴、卓特巴劄布、鬆津旺楚克、雄諾敦都布。還有無派別的杜運宇,默勒根巴圖爾等人。

德王和各方勢力,代表見過禮,謙遜一番之後,張口便發表一番長篇大論:

“……蒙古民族,固有其土地及人民,且在元朝,創造了偉大而光榮的曆史。明代雖退歸朔漠,尚保有其與各族的平等地位。迄於清朝,更以分藩兄弟,保有舊疆,並未損失寸地。

民國成立,標榜五族共和,我蒙人欣獲平等待遇,赤誠擁護不渝。孰知二十稔以還,政府竟以蒙古為外府,省縣設治,割土幾盡;黨政專恣,剝削無窮;以致盟旗生計,日趨凋落。

蒙人義憤填胸,因有高度自治之要求。然自百靈廟樹立自治機構以來,政府陽為允準,實則蓄意摧殘。疆吏百般挑撥,甚至大軍壓境;或用經濟封鎖,令我窮途無路。長此以往,豈非危險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