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一師全師都可以騎兵機動,速度驚人,一個白天便從龍江(齊齊哈爾)奔到了科爾沁旗。在這裏,騎一師宿營下來。同時這也是騎一師,整編後第一次長途奔襲,早早休息,方便總結經驗,養足精力和馬力,以便更好的完成這次任務。
騎一師新上任的副師長丹納多濟,統計完數據,趕來彙報,他遠遠的見到衛華,就下了馬,將戰馬交到士兵的手中,搖晃著兩條“()”型的腿,一步一搖的走了過來。
“報告!”
衛華見他紅黑的臉膛閃閃發光,便知道他有好消息,還了一個軍禮,然後示意他坐在草地上說話。同時將盛有酒的羊皮口袋遞了過去。
照理,騎兵應該用軍用水壺才對,但是黑龍江優先發展重工業,首先要解決的是武器問題,而這個沒多少技術含量的軍用水壺反而不能生產,隻能從俄進口一些。在騎兵部隊,戰士們更喜歡用傳統的羊皮袋子,因為這東西輕便且容量大。放在馬背上也不會因為戰馬的奔馳,而咯傷馬。
丹納多濟喝了一口酒,道:“我軍已全部抵達預定地點,無一人掉隊。有三匹戰馬由於崴到了腳脖子,而負了輕傷。”
衛華點點頭,笑道:“我聽說蒙古人兩三匹馬輪換著,可以七天不下戰馬,吃飯睡覺全在馬上,日行千裏,不知疲倦。但我沒有真的看過,也不知是否屬實?”
丹納多濟搖頭道,“我也沒有親眼目矚過,但是聽父輩們說過。一些傳奇英雄,可以長時間不下馬,渴了就喝一口水,餓了就飲一口奶,睡覺時將自己綁在馬背上,防止掉下來。但馬是不可能連續奔跑七天的,且七天下來,人極其疲勞,身體十分虛弱,想要再打仗是不可能了。隻能是用於傳遞消息,在成吉思汗的時候,有一種最快速的傳遞消息的方法——箭速傳騎,要求七天奔馳四千裏,想必就是這種方法了。”
衛華搖了搖頭,心想,原來蒙古人也隻是少量幾個人才可以做到七天不下馬背的啊。怪不得漢人騎兵學不來,原來他們的騎兵部隊也做不到。看來,曆史上的東西,吹噓的多,真實的少。
“這次出兵外蒙收複蒙古,必將與俄駐軍發生磨擦,如果是你遇到了,該如何解決?”
丹納多濟想了想道:“國家的利益高於一切,如果俄紅軍敢於開槍,我必堅決還擊!”
衛華從他的神態中就看出了,這人對俄有著很深的感情。而他的回答,也讓衛華很不滿意,俄紅軍沒有得到國民政府的充許就善自進入蒙古境內,說好聽點是鎮壓白匪軍,解放蒙古貧苦牧民,說難聽一點,就是對中國的侵略。現又於國民政府的嚴厲譴責下,賴在蒙古不走,更是赤裸裸的侵略,與日軍沒有本質上的不同。
為什麼當年,蔣介石一說反蘇防共,就有那麼多人響應呢,這與俄入侵中國蒙古,在中國國內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不無關係。作為與俄有著緊密聯係的中共,也深受此事的牽連,國民政府借題發揮,罵中共是俄的“走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