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是晚餐開始,叫做“開夥”,親戚朋友,鄰裏鄉親,有人情往來的,基本上全家老少都請來吃飯。參加婚禮的親朋,從這一頓開始基本家中就不用再開火。
第二天是“正酒”。“正酒”一天三頓都宴請賓客,其中最重要的一頓請酒,親朋好友不可缺席,男方是在晚上,女方是在中午。
女方中午請酒,稱為花粉酒、還親酒。男方早早帶著舅舅等親朋來到女方家迎親。中午新郎要在丈母娘的引領下,一一見過女方宴請的親朋好友敬酒,女方家中長輩,要給男方禮錢,謂之“見麵錢”。這個“見麵錢”不是婚禮紅包,金額不大,意味長輩初次見新人的給的彩頭。
下午,新娘告別長輩和親友,被新郎迎走,離家時放鞭炮,新娘哭家,正式出嫁。
女方出嫁多半還有舅舅、姑父、表哥表弟之類的男性親戚送嫁,一直到男方家吃住一晚,亦示娘家有人,新娘出嫁後不會被欺辱。
晚上,新郎家的請酒的這一頓流程基本差不多,新娘由家娘帶著向親戚長輩敬酒,再次收一次“見麵錢”。
之後就是鬧新房,要新婚夫婦表演節目。入夜有偷新郎、新娘衣服,要用糖果紅包方能贖回。
第三天是“回門”,新郎要帶著新娘回娘家,丈人丈母娘中午請回門酒,請回門酒不留宿。
這個婚禮的習俗,其中是有變化和簡化的,如新郎的“見麵錢”,有些地方是“正酒”那天給的,有些是“回門”給。
到了後麵一二十年,縣城鄉鎮裏若是在飯店酒店,基本上也就是“正酒”那日,一天一頓或者一天兩頓。村子裏,各家富裕了,不是血緣至親,也很少吃滿三天。
這個都是隨著時代發展在變,嫁娶禮儀流程也有變動簡化的,隨之熱鬧程度也會少一些。
比如交通便利了,女方送嫁的諸多男性親戚,留宿的就少了,不論是城鄉,吃過飯開車就各回各家了。
不過,在現在是1994年,在閉塞的南方農村,氛圍還是非常濃鬱。
像徐冬狗方才在催促陸葉起身,去門口攔新郎迎親,就是讓小孩子要新郎給喜糖、香煙、紅包之類的,才能進門。
“喜糖什麼的……唉……”
陸葉坐在小板凳上,以他三十年的靈魂,是真不想做出到大門口攔新郎這種兒戲的事情。
可不知怎麼的,越想這個,就下意識就舔舐了一下嘴唇,口腔裏的唾液似乎都在瘋狂分泌。
雖然近段時間家裏條件改善了一些,可也沒有立刻就頓頓葷腥不缺。
昨晚的婚禮酒席的“開夥”飯,幾盤肉菜他依舊吃的很過癮。
隻是,陸葉覺得也有些奇怪,這會想到喜糖的時候,心中竟然也頗為垂涎和衝動。
尤其是想到那作為喜糖之一的蜜餞加應子,酸甜可口,算是他的最愛之一。
“所以啊——”
陸葉從小板凳上站起,自言自語了一句,“身體的變化,其實是會影響到一個人的內心和精神。”
門外,熱鬧喧囂。
彭淩雲、季任等小孩子正在門口鬧哄哄到底攔著要進門的新郎。
陸葉搖了搖頭,出門加入了進去。
https://www.biqiuge8.com/book/49133864/621118040.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wap.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