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拿破侖時期,這位有著超越時代建軍理念的君王在皇家近衛軍中建立了海軍陸戰營。他對於這支部隊所寄托的希望在1804年12月準備遠征大不列顛時顯露無餘。拿破侖親自將一麵旗幟授予海軍陸戰營。旗的正麵寫著:“法蘭西皇帝親授近衛軍海軍陸戰營”,背麵是營徽,營徽兩旁是陸戰營的座右銘:“英勇,守紀”。顯然這位已經橫掃歐洲的軍事天才,希望這件軍旗可以成功的飄揚在倫敦塔上。但是最終這支部隊隻是在1815年反拿破侖聯軍攻入巴黎時用最後的抵抗來證明了自己的價值。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法國海軍陸戰隊作為一個獨立軍種的地位曾一度被取消。一戰爆發後,由於德國經比利時迅速向法推進,迫使法國於194年9月緊急成立海軍第一陸戰旅,但是他們的任務是以保衛沿海,這支由6000名海軍後備人員組成的海軍陸戰隊由皮爾.羅納爾海軍少將的帶領下,被派往前線,並於10月9日在比利時境內首戰告捷。一戰期間,軍陸戰隊參加了多次重大戰役,為對德作戰立下了汗馬功勞。由於戰功卓著,陸戰隊先後受到4000多次嘉獎、800多名隊員榮獲“榮譽團勳章”和“軍功章”。
這種奇異的複活奠定了海軍陸戰隊在法國軍事力量之中特殊的地位。他們不僅要承擔其他國家的同行們那樣的兩棲突擊任務,更要在濱海地帶投入地麵作戰。直到今天的法國海軍陸戰隊還保持著這種獨特的編製,兩棲部隊中沒有作為單一兵種的登陸部隊。在進行海上登陸作戰時,地麵部隊中既有陸軍部隊也有海軍陸戰隊。而大量的海軍陸戰隊也被作為精銳的地麵部隊編製在陸軍之中,承擔著國內重點地區和海外的島嶼的防禦任務。
當然自40年代後期到60年代,由戴高樂重建的法國海軍陸戰隊也是法國維持殖民體係的基幹部隊,在東南亞和非洲等地無情地鎮壓當地民族解放運動,並負責保衛在這些法蘭西破落王冠之上僅有的幾顆寶石。直到加入了海軍陸戰隊之後,加繆中尉才了解了到這一難以想象的事實,作為老牌的帝國主義國家法國在海外駐軍比殖民帝國—英國還多。而這些海外駐軍之中又以海軍陸戰隊為多。比如駐守“非洲之角”—吉布提的是法國第5海軍陸戰混成團,在“黃金海岸”加篷充當“非洲憲兵”的法國第6海軍陸戰步兵營,因為法國車手澤利.薩賓所創辦的拉力賽而聞名的達喀爾則在法國第23海軍陸戰步兵營的保護之下。
在法國位於南美洲地區的海外殖民地,情況也是如此。在法屬圭亞那地區除了駐守庫魯航天發射中心的第3外籍步兵團之外,行政中心卡宴就在第9海軍陸戰團的保護之下。而加繆中尉所在的第41海軍陸戰步兵營則負責著瓜德羅普島的治安。“早知道會被發配到這樣的地方來,我才不會選擇加入什麼海軍陸戰隊呢!”在一陣陣倦意的侵擾之下,從並不舒服的折疊椅上站起身來,加繆中尉伸了伸懶腰抱怨道。
在征兵廣告之中,法國海軍陸戰隊進行曲被廣泛的傳唱著:“要想加入陸戰隊,必須做好兩件事:既是好步兵,又是好水手。”而很多的宣傳也將法國海軍陸戰隊的生活描繪成乘坐著舒適的戰艦航行於全世界大洋之上,刺激而又浪漫。當然這並非全是虛妄之談,的確有相對一部分的法國海軍陸戰隊士兵被分配到海軍的艦艇之上,充當保衛力量。不過不知道出於何種考慮,這部分法國海軍陸戰隊多以女性為主。
“我們是即要從事步兵那樣高強度的訓練,還要忍受遠洋水手一般的寂寞。”拿起手中紅外線望遠鏡。站在港口中心位置的調度中心,加繆中尉又一次巡視了一遍自己的防區。世界上恐怕沒有國家像法國一樣擁有那麼多的海外省和海外領地。如果說俄羅斯以其橫跨歐亞大陸,以麵積取勝的話。法國則以其遍及四大洋的海外領土而著稱。如位於太平洋的法屬波利尼西亞、新喀裏多尼亞;位於印度洋的留尼旺;位於北美的瓜德魯普、馬提尼克。位於南美的法屬圭亞那等。有點可笑的是法國居然還還有法屬南半球和南極領地。法屬南半球因為有一些灑落在南大洋的島嶼組成,倒也罷了。南極領地卻讓人感覺法國的殖民情節之濃厚。世界上雖有不少國家對南極洲有領土要求,但像法國一樣堂而皇之的稱有所謂南極領地的國家倒是寡廉鮮恥的頂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