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潛艇的故鄉在意大利。早在80多年前,意大利就曾用微型潛艇穿越過戒備森嚴的水下防護網,偷襲到南斯拉夫的普拉港,將停泊在港內的奧地利戰艦“烏尼其斯”號炸沉。該型微型潛艇長7米,外掛2塊炸藥。1941年12月18日,意大利海軍一支由3艘微型潛艇組成“品”字隊形的艇隊悄然駛向埃及的亞曆山大港。亞曆山大港是當時的英國地中海艦隊司令部所在地和主要基地。為了防止敵國潛艇從水下侵襲,英海軍在港口入口處設置了幾道鋼製防潛網。這種被意大利海軍戲稱為“豬”的微型潛艇比起一戰時的微型潛艇來,性能要強多了。它的艇長7米,最大直徑約1米,可下潛30米,並可在水中上下俯仰、左右轉向,采用電驅動時,最大航程達12海裏。艇上可載2名艇員,他們頭戴呼吸器,手握艇上專門把手,跨坐其上。3艘意大利微型潛艇趁英艦進港時打開防潛網的機會溜進港內,然後按預定計劃,分別撲向各自的攻擊目標。幾小時之後,一直威風凜凜停靠在碼頭上的“勇敢”號和“伊麗莎白女王”號兩艘戰列艦被嚴重炸傷,霎時間失去了戰鬥力。另一艘油輪“塞戈納”號也被炸得遍體鱗傷,再也無法運補油料了。
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微型潛艇繼續得到了發展。90年代以來,微型潛艇的特點和作用更為各國海軍所重視和看好。特別是在近岸海域活動或擁有較多海峽、港灣的國家,就格外重視微型潛艇的發展和使用。目前世界上共有16個國家和地區擁有180餘艘微型潛艇。如意大利的MG120/ER淺水攻擊型潛艇和CF2F/X100T型蛙人輸送艇、朝鮮的“山高”和“玉高”兩級微型艇以及伊朗自主建造的能夠執行作戰任務的“加迪爾”級微型潛艇。
作為一個歐洲國家,意大利雖然擁有先進的微型潛艇製造技術,但是象“切.格瓦拉”旅這樣左翼共產主義遊擊隊卻很難從意大利各造船廠獲得自己所要的東西。朝鮮曾經是微型潛艇的生產大國,但是自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跟隨著“偉大的金太陽”發起“苦難的遠征”以來,其軍工生產能力已經下降到了一個崩潰的邊緣。雖然平壤政府曾以“支援全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名義,向“切.格瓦拉”旅兜售自己海軍所裝備的現役微型軍用潛艇。但是“切.格瓦拉”旅方麵經過考察之後,認定朝鮮海軍所擁有大批水麵艇船和潛艇均缺乏保養,況且在美國的嚴密封鎖之下,這些微型潛艇要運到南美洲也是相當困難的事情。
最終“切.格瓦拉”旅選擇了伊朗,伊朗之所以較其他國家更熱衷於微型潛艇的研發,是因為其希望利用波斯灣和霍爾木茲海峽附近複雜的瀕海環境,,在戰時利用微型軍用潛艇協助水麵和岸基導彈部隊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並對美海軍進行襲擾。伊朗海軍司令薩傑德將軍就曾宣稱,伊朗自行研製的“加迪爾”級潛艇是根據海灣水域水文環境設計的,具備水下發射魚雷和導彈能力,可快速遂行封鎖波斯灣石油進出口海上通路的戰略任務。
盡管伊朗官方對外宣稱,“加迪爾”潛艇是由伊朗專家設計研發。但英國簡氏集團分析認為,伊朗的微型潛艇項目得到了國外的援助,可能包括來自朝鮮。從外形和噸位上看,“加迪爾”級潛艇與朝鮮的“山高”級潛艇頗為相似,可謂是“近親”,而伊朗方麵對“加迪爾”級潛艇的作戰效能進行了高調宣傳,也遭到了西方軍事專家質疑,他們限於伊朗的艦船製造技術,該潛艇是否具備如此先進的性能令人懷疑。即便該型潛艇可以發射導彈和魚雷,其彈藥攜帶量也不可能太多,缺乏連續攻擊的能力。
但是這一切對於“切.格瓦拉”旅來說並不重要,因為他們最初希望獲得微型軍用潛艇的目的並不是為了作戰,而是利用這些艇體結構大量采用玻璃纖維材料,艇上裝備有GPS係統和先進的雷達聲呐設備的潛艇從墨西哥灣出發,越過美國海岸警衛隊的防線,利用蛙人向美國國內的販毒集團運送哥倫比亞南部產生的古柯鹼。
而隨著自身實力的提升,“切.格瓦拉”旅才賦予這些微型軍用潛艇的作戰任務。而加勒比海地區由於擁有著眾多珊瑚礁、島嶼和海灣,因此自古以來便是曆史上非常著名的海盜基地。而瓜德羅普更是好萊塢電影《加勒比海盜》之中,瓜德羅普就是海盜首領Jack和Will最先趕赴的島嶼。曾經的海盜樂園更是今天“切.格瓦拉”旅所豢養的“食人鯧”們最好獵食場。而德國情報部門之所以強調攻擊可能來自於委內瑞拉或阿根廷海軍,其用意多少有禍水西引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