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南美洲-第二十七章:老兵不朽(四)下(1 / 3)

第三卷:南美洲-第二十七章:老兵不朽(四)下

“對於被稱之為‘自由之都’的法國首都—巴黎來說,今天的淩晨注定是一個最為黑暗的日子。”在警笛的呼嘯聲之中,遠處混亂的人群聲嘶力竭的瘋狂殘叫和刺耳的槍聲讓在自己位於塞納河邊的公寓裏遠遠眺望著數個街區之外的那場“巷戰”的法國主流媒體—《解放報》的記者卡爾洛用顫抖的手指在自己的筆記本鍵盤之上敲擊上了如下的文字。

一切都來的是那麼突然而然,當大多數享受浪漫生活的法國人正逐漸淡忘庫魯航天發射中心的悲劇之上,從位於加勒比海之上的瓜德魯普島上傳來的槍聲和爆炸聲卻再一次將他們的生活卷入了戰爭。在瓜德魯普島遭遇襲擊的第一時間之內,互聯網世界的各大視頻傳播網站之上便幾乎同時開始充斥著各種各樣來自襲擊現場的第一時間的影象資料。從燃燒的滾裝貨輪“七海水手”號緩慢下沉的搖曳到瓜德魯普島國際機場的鏖戰,一切的一切都將曾經隻在電視裏關注過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反恐的法國人來回到自己身邊的戰爭中去。

“……即便是在庫魯航天發射中心升騰起可怕的蘑菇雲之後,還有很多巴黎的市民對於法國在南美洲錯誤的殖民政策缺乏關心,在他們的眼中,庫魯航天發射中心的事件隻是孤立的,偶然的。但是現在瓜德魯普島的居民用切實的反抗向高高在上的法國人宣布:滾出去……世界上最為頑固的殖民者……。”而與那些戰場之上血腥的場景相比,一個留著一頭有些卷曲的黑色長發的中年男子用法語發布的一段錄象卻更令法國人感到震驚—因為6年之前法國警方剛剛宣布將其逮捕,並由巴黎檢察官以1998年暗殺省長艾利納克及勾結犯罪集團為非作歹的罪名將其起訴。他就是在法國家喻戶曉的“匪徒”—科西嘉獨立運動領袖伊萬.科隆納。

科隆納的這段視頻錄象被公開之時,他本人顯然早已不在法國警方警備森嚴的牢籠之中。他的神情顯得怡然自得,身穿著叢林迷彩軍服的他,站在一群全副武裝的士兵麵前,雖然模糊的鏡頭無法表明這群一律戴著黑色頭套的武裝分子的身份,但是這顯然並不影響柯隆納宣稱這些人就是他所領導的“科西嘉民族解放陣線”的近衛軍。

作為地中海第四大島,科西嘉島位於法國東南利維拉海岸160公裏,南隔博尼法喬海峽與意大利撒丁島相望,島長185公裏,最寬85公裏,麵積8681平方公裏。主要以山地為主,1/2以上麵積在海拔396米以上,海拔1980米以上山峰有20座,最高點欽托峰海拔2710米。人口約26萬。主要為科西嘉人。公元前259年科西嘉島曾被羅馬人占領。居民逐漸羅馬化,接受了拉丁語。羅馬帝國崩潰後一度臣屬拜占廷帝國,並先後有汪達爾人、哥特人、倫巴德人、法蘭克人等日耳曼部落入侵。8世紀以後的400年間,又不斷遭到阿拉伯人的侵襲。11~18世紀先後為意大利的比薩和熱那亞二城市所統治。1768年熱那亞將科西嘉島割讓給法國。二戰中曾被德國占領。

法國大革命中,科西嘉與法國的關係日益密切。該島於1794年被英國占領,1796年歸屬法國。科西嘉人在民間傳統和物質文明方麵原與意大利人相近,這個島嶼的名稱即出自意大利的一個典故:特洛伊王子科爾與提洛王後的孫女西嘉相愛,用意大利語拚讀雙方名字就是“科西嘉”。

18世紀上半葉,島上人民在自己的領袖保利的領導下,趕走了熱那亞人,成立了科西嘉獨立政府。然而,1768年5月15日,熱那亞同法國簽訂了科西嘉歸讓法國的秘密協定,把對科西嘉的“權力”出售給法國。1769年科西嘉島並入法國版圖。它被稱為科西嘉地方行政區,而非一般的大區。1976年科西嘉島被分劃為兩個省:南科西嘉省和上科西嘉省,前者的首府是阿雅克修,後者首府是巴斯蒂亞。區府所在地為阿雅克肖,是一代梟雄拿破侖的出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