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南美洲-第二十七章:老兵不朽(五)上
“1500人以上的瓜德魯普島獨立運動分子正在圍攻島上的國際機場,那裏可是儲存著我們在哥倫比亞後續軍事行動所需要的全部彈藥和補給啊!”而在巴黎方麵數以千計的示威群眾正在與聞訊趕來的法國軍警展開激烈衝突的同時,在位於哥倫比亞南部雨林邊緣地帶的伊蒂基內斯野戰機場之上,早已睡意全無的歐盟聯合機動部隊南美洲先遣集群最高指揮官—奧古斯汀少將此刻正站在自己崗位之上聆聽著不斷從各個方麵傳來的壞消息。
客觀的說法國人在加勒比海地區的海外領地本不在他的管轄範圍之內,法國人在那裏的死活更不用他一個奧地利人來操心。換在平時他甚至可以抱著興災樂禍的心情去欣賞法國人倒黴的模樣。但是此刻形勢的逆轉卻不由得他不對瓜德魯普島的戰局投入十二萬分的關心。事實上早在歐盟遠征軍從歐洲本土起程之前,歐盟聯合參謀本部便對在哥倫比亞南部地區展開的反恐行動所將遭遇的後勤壓力提出過疑義。畢竟對於長期以來立足於本土作戰的歐盟軍隊而言跨越大西洋的征途或許實在太過於遙遠了一些。
“大軍未動,糧草先行”是從農耕時代便自古相傳的戰爭秘訣,而在現代化的戰爭條件之下,部隊所需要的武器、彈藥、油料和各種各樣的其他補給品更是種類繁多,數以噸計。對於歐盟而言,最佳的後勤係統構建方案莫過於直接在哥倫比亞建立大型軍用補給基地,直接將歐盟遠征軍所需要的各種補給物資儲存在哥倫比亞境內,支持遠征軍在其南部的軍事行動。但是這一方案理論上可行,但實際上卻根本不可能獲得波哥大方麵的認可。因此加勒比海地區的法國海外領地事實上便成為了歐盟聯合機動部隊南美洲先遣集群後方的“生命線”。
“攻我所不得不救之處……這看來不僅僅是‘切.格瓦拉’旅的戰略更是中國人的智慧!”奧古斯汀少將看著自己的指揮中心內那巨大的電子作戰地圖之上,那正在瓜德魯普島上的蔓延開來的可怕紅色色塊。不由得由衷讚歎道。“將軍,我們是不是應該暫緩向‘切.格瓦拉’旅核心陣地的最後進攻?”聯邦德國陸軍第31空降旅旅長雷姆克上校多少有些擔心的問道。因為身為歐盟聯合機動部隊南美洲先遣集群的前線指揮官,雷姆克上校深知早伊蒂基內斯野戰機場之上,歐盟遠征軍所儲備的彈藥不過幾個基數,根本不足以支撐一場長時間的攻堅戰。
“圍魏救趙……中國人的古老戰略至今仍然百戰而不怠啊!”事實上雷姆克上校所擔心的問題,奧古斯汀少將也同樣早已想到了。他目前在哥倫比亞南部的亞馬遜雨林裏所打的是一場另類叢林戰,與以往利用精銳小分隊作戰的戰術不同,奧古斯汀少將很清楚自己所依賴的是德國先進軍事工業所生產的大炮和武裝直升機來壓製靈活機動的對手。而這些以鋼鐵為血肉的戰爭機器也遠比步兵更依賴於良好的後勤支持。雖然他還不至於愚蠢到馬上讓聯邦德國陸軍的長臂—第31空降旅轉向支援瓜德魯普島的戰場,但是嚴酷的現實壓力似乎也在提醒到此刻收手是最後的機會。否則一旦在進攻之中出現了後勤中斷,那麼整個歐盟聯合機動部隊南美洲先遣集群便將陷入進退維穀的不利境地。“好吧……”奧古斯汀少將多少有些無奈的抬起自己有些沉重的手臂,拿起一旁的軍用無線電通話係統,準備向前沿的莫德爾上校下達命令……。
“前進……自由的瓜德魯普人,自由領導人民……。”在島上通用的克裏奧爾語慷慨激昂的召喚聲中,在一輛被繳獲的法製ERC-90“薩蓋”型4輪裝甲偵察車的引導之下,數十名的“瓜德魯普獨立陣線”的戰士正在來自“切.格瓦拉”旅的老兵的引導之下向法國精銳的第11傘兵旅所屬的第1“獵人”傘兵團所據守的瓜德魯普國際機場發起第四輪的進攻。
“這群該死的巴黎佬……為什麼還不投降。”在距離前線不過1公裏之外的一棟昔日的度假酒店之內,“瓜德魯普獨立陣線”的領導人穆圖沙梅正通過剛剛接觸不久的軍用望遠鏡注視著遠處那決定著腳下這個蝴蝶形狀島嶼以及自己最終命運的戰鬥。和一般人的理解不同,“瓜德魯普獨立陣線”的領導人穆圖沙梅並不是一個象“科西嘉的甘地”伊萬.科隆納那樣的叛逆人物。他雖然是歐洲與印第安人的混血後裔,但是在島上擁有著豐厚的財產和人望。他不僅在島上主要的政黨—瓜德羅普社會黨聯盟擔任要職,更甚至出任過瓜德羅普在法國國民議會中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