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八十九章 激戰數役
1938年2月,暫編騎兵第一師奉命調駐臨潼,各旅分紮在西安以東地區、河南鄭州以西,擔負隴海鐵路沿線的灞橋、渭南、華縣、華陰、潼關和靈寶一線與西安至河南荊紫關公路沿線的藍田、商州、龍駒寨(丹鳳、商南、山陽)一線防守鐵路及保衛公路安全等任務。在陝西,該師部分騎兵奇襲運城的日軍,確保了潼關的安全,並剿滅了騷擾這一帶的白蓮教匪徒和一些慣匪。4月間,部隊奉命剿西荊公路龍駒寨一帶由日本浪人和漢奸參加的白蓮教匪徒,很快就將千餘匪徒全部消滅。當時該匪眾盤踞在華山南麓,據情報得知,在華山寺有幾個化裝的日本人暗中指揮。白蓮教(又名紅槍會)專門以邪術愚惑群眾,其組織如同封建王朝以“玄德漢明元年”為國號,其服裝也按級別著莽袍、官服、兵勇等;所用的刀或槍均貼有寫著咒符的黃表紙,自稱刀槍不入,不時出沒於西荊公路線上,肆意攔劫車輛,搶奪物資,致使西荊公路無法暢通,嚴重影響華中戰備物資的運輸與供應。這股匪徒被消滅後,西荊公路線隨即暢通無阻,受到西安行轅主任蔣鼎文的傳令嘉獎。
1938年7月,該師第二旅被調赴開封以東的蘭封、商邱一帶,堵擊西犯之敵。繼又擔負黃泛區的尉氏、扶溝、鄢陵和西華等縣的河防任務。不料第二旅的一個排長馬元林(原哥老會分子)叛變,暗地勾結河東偽軍,並槍殺了一營營長馬某,帶走了幾十名士兵,東渡黃河泛區。不到一月時間,他與日本侵略軍的1個中隊及偽軍千餘人,偷渡黃河,侵占了新編騎兵師防守的七八個村寨。並揚言日本皇軍即將西進奪取洛陽。一時情況緊急,馬彪電告洛陽求援。第一戰區長官部派龐炳勳的兩個師,開到鄭州等地,準備堵擊西犯日軍。這兩個師進至離前線200裏處停下來。騎兵師師部決定利用當時寒冬風雪交加、對敵不利的惡劣天氣,出動兩個旅的兵力,向敵偽軍展開進攻。經過激烈交戰,敵勢頓挫,斃傷偽軍數百人,連續收複了一些村寨。其餘潰退的偽軍數百人,結果一半被我殲滅,一半跳河溺斃,無一生還。洛陽後方曾一度人心惶惶,待大獲全勝的喜訊傳來,該防區各縣百姓,無不簞食壺漿,犒軍慰問,並給馬彪師長贈送“萬民傘”,對抗日將士表示崇敬與慰勞。
1939年春,馬步芳下令將第二旅馬祿部由鄭州調往陝西耀縣,並命令駐防甘肅武威的騎兵第五軍馬步青部增補兩旅,另組成暫編騎兵第二師,由馬祿升任師長,駐防北同官(銅川)等地,在陝北邊區與八路軍對峙,部隊歸胡宗南指揮。馬祿部與陝北邊區中共對峙中,雙方始終處於緩和狀態,互不侵犯。有時候還互通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