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九十一章 民族至上
日軍從開封調來100輛大卡車的援兵,與駐淮陽的日軍步、炮、坦克各兵種配合,大舉進犯騎兵師河防陣地。雙方展開衝鋒,行成了白刃戰。全旅將士奮勇迎戰,馬秉忠旅長在激戰時中彈陣亡,全旅人馬傷亡損失重大。同時犧牲的還有李營長、趙清心連長等。剩餘部隊暫由該旅四團團長韓某指揮,連續浴血苦戰。在此期間,馬彪師長隔岸下達命令,堅令血戰到底,並派一旅旅長馬元祥率部分部隊渡河前往寶塔前線支援。期間,馬元祥旅長負傷,後返回後方療養。由於馬步芳軍與日軍頑強交鋒,誓死不退。日軍在倉惶潰退中,有兩門大炮未及帶走,當我方正設法拖拉中,敵人又反撲上來,使用催淚性毒氣,在煙霧彌漫中兩門大炮又被敵人搶了回去。騎兵旅以輕騎迂回敵後奇襲,致使日軍腹背受敵,不支潰退。在這次戰役中,前後總計消滅敵官兵1000多人,其中俘虜日軍數十人,均送交戰區指揮部,馬步芳軍傷亡共2000餘人。
戰後,部隊在水寨為陣亡將士馬秉忠等召開軍民追悼大會,並在墓前立碑紀念。國民黨軍事委員會派慰問團,為在此役中營以上軍官頒發了“民族至上”獎章;第一戰區長官部及青海當局都有悼唁電,西寧也開了追悼會,悼念抗日陣亡烈士。此時全師官兵,被馬秉忠旅長等將士壯烈犧牲、為國捐軀英勇事跡所鼓舞,增強了殺敵複仇的決心,化悲痛為力量,誓死與日本侵略軍血戰到底。接著便在一次戰役中,打死敵騎兵500餘人,繳獲戰馬數十匹,還選了其中20匹送往青海報捷。因此,在以後的敵我接觸中,敵人惱羞成怒,抽調重兵,配備優良武器,不僅將我寶塔一帶陣地,用炮彈摧毀,並在坦克的掩護下,以步兵向我猛撲。在這次戰鬥中,敵人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馬步芳軍傷亡也相當嚴重,百餘戰士背水而戰,彈盡援絕,因不願被俘受辱(日寇將我軍俘虜剜眼剖腹)而投水自溺,壯烈殉國。
青海軍在各次戰役中,由於豫東地勢平坦,隱蔽不易,在作戰中雖然行動敏捷,但騎兵目標過大,馬匹損失不少,曾由青海補充戰馬500餘匹。一戰區長官部考慮到騎兵師人馬多次奮勇作戰,傷亡較重,長此下去,不易補充,便於1940年5月間暫調後方至豫西葉縣、午陽等地進行整訓。
1940年7月,經馬步芳同意,全師官兵調赴皖北的臨泉及豫皖邊界的沈丘兩縣,被整編為騎兵第八師。為了便於指揮,有利於戰鬥。取消了舊的旅、營建製。改為新的師、團、大連編製。當時全師編為3個團,一、二兩個團為騎兵團,第三團為步兵團。此外,尚有師直屬營、連等,馬彪繼續擔任師長。整編後,仍屬第一戰區戰鬥序列,同時接受第五戰區李仙洲集團軍的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