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 往南方去(2 / 2)

而真正的“瓦內夏”座落在巴揚南方的半島上,和巴揚之間被高聳入雲的白山分隔開。但實際上那個遙遠的母國對東北方的聯合共和國控製力相當薄弱,這片足有數十個伯爵領麵積的地區最終形成了一套按人口劃分席位的議會自治製度。這套製度實際上和半島上的“瓦內夏”大同小異,隻是兩者之間如今沒有任何的從屬關係,僅僅通過條約確保瓦內夏商人們的自由貿易權利不受幹擾——當然,鑒於這個時代糟糕的海上治安情況,武裝押運也被包含在自由貿易的範圍中。

這套製度安穩地運行了半個多世紀,就連攻破那座著名的要塞都未能幹擾到瓦內夏議會的正常運行。更加奇怪的是,在巴揚和東部防區堅定支持貴族製度的修道院係統,對此並未表現出任何反對,甚至和這套“離經叛道”的議會體製和平共處,一如既往地在城市中心從事著他們的圖書收集和教育事業。

從一個小小的城邦衍生出來的瓦內夏人在半個世紀的時間裏自然不可能填滿如此廣闊的土地,除了有沿河、沿海的港口城市和軍事要塞,這片國土上大部分的荒地都還是由原本的農奴耕種。這些瓦內夏商人對他們的待遇並沒有比貴族領主好多少。事實上,在瓦內夏廢除領主製後,原本的貴族大多和他們同流合汙搖身一變成了聯合共和國的資本家,而原本的農奴則成了他們名義上的雇工。

不過謝天謝地,得益於伊斯特羅河南方廣闊的平原和濕潤的氣候,農業產量始終沒有困擾過瓦內夏。即使在從半島的“瓦內夏”本國傳入的紡織技術誘惑下,許多土地都被轉成了牧場或是棉花田,但僅憑半數不到的耕地,瓦內夏就成功地養活了整個國家,甚至還能略有盈餘。

艾利塔立刻就發現了其中的潛力,這對他們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遠遠超出巴揚山地的農業稟賦就意味著瑞恩大規模生產酒精的原料總算有了著落。謝天謝地,如果要讓她繼續在巴揚州收購玉米,恐怕很快就連上流社會的餐桌都會受到衝擊。

而且瓦內夏奉行的重商主義也幫了大忙,要是這些大平原仍舊被零散的封建領主所占據,或許他們還需要多費一番周折,商人們卻總是不會抗拒送上門來的生意。

但是這些好處顯然仍然不足以使艾利塔下定決心。在回到港口的途中,她始終蹙著眉頭,顯出一副憂心忡忡的神色。

“接下來我們是要繼續往下遊去到入海口嗎?還是你打算就此返程?”她一登上甲板就迫不及待地發問道。

“呃……你覺得呢?”瑞恩明智地把問題拋還給了對方。他此次出行的期待已經得到了滿足,找到合適的玉米產地對他來說就是最大的收獲了,因此就此打道回府當然也是可以接受的選項。

不過艾利塔對此有不同的看法。“那麼麻煩船長在貝斯特等我們半個月左右的時間。我希望到南邊的要塞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