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節
漫天飛舞的火箭彈雨使得整個八代市如同經曆了一場鋼鐵暴雨的洗禮一般,濃煙卷著烈焰高高的騰放在已是一片廢墟的城市上空。到處都在竄湧著炙熱的火舌。
掩體內的日軍士兵驚恐的看著那黑壓壓的機群從自己的頭頂上呼嘯掠過,卷起漫漫飛揚的煙塵。‘AH-64D長弓阿帕奇’那棱角分明、宛若鱷魚樣猙獰的機首看上去使人不寒而栗。機身兩側的懸臂式小展弦比短翼下,火光接連閃動,19管火箭發射巢內,70毫米無控火箭彈劈頭蓋臉而下。通用動力公司的T700-GE-701C渦軸發動機發出低沉的怒吼聲,4片槳葉全鉸接式旋翼攪動著滾滾硝煙。
“攻擊、攻擊、再攻擊” 陳守田上校頗有些得意的看著機艙外那蜂群樣嗡嗡盤旋著的機群,要知道這可是中國軍隊第一次真正全麵意義上的空中突擊作戰。
“飛馬開始清掃任務區,為大鵬打開進場通道”電台裏不時的傳來各編組指揮官的報告聲。
“飛馬1開始進場……最後確認目標完畢”
透過舷窗,陳守田將目光投向遠處,四架‘長弓阿帕奇’猛的壓下機首,極速下滑,脫離編隊,向著八代城區的方向撲去。這擔任清掃進場通道的攻擊直升機組。
按照空騎旅的作戰思想,在特戰步兵營機降之前,攻擊直升機營將會集中火力對著陸場進行一次徹底的任務清掃,並在運輸機群的進場通道兩翼清掃開一條寬闊的安全走廊,以防止敵方的防空火力對運輸直升機群形成威脅。
而一旦那些配備有各種口徑迫擊炮、反坦克導彈、甚至是輕型榴彈炮,戰鬥力頗為強悍的特戰步兵營在突擊直升機營與空中運輸營的支持下完成了機降,並成功開辟機降場,那麼這些機降在敵後的空中騎兵將會對敵方的防禦線構成致命的威脅。
事實上,陳守田所指揮的陸軍航空作戰部隊並不僅僅隻有第6空騎旅,還有第9陸航團、第3快反旅的陸航營。為了能夠最大程度的發揮這些‘空中坦克’、‘樹梢殺手’的戰鬥力,在雷石的授權下,南線所有陸航單位一律歸第6空騎旅節製指揮,甚至就是陸戰旅的直升機部隊,陳守田也可以直接指揮、調度。
“讓狗崽子們也嚐嚐空騎衝擊的滋味。” 陳守田上校抬手掩住飛行盔上的耳麥“特戰步兵營按預定案進行機降,配合快反3旅肅清城內的日本人。”
數十架‘CH-47’‘UH-60黑鷹’‘UH-1’運輸直升機組成的龐大編隊在武裝直升機的掩護下,直撲機降場。而更高的地方,兩架‘FBC-1飛豹’戰鬥轟炸機流星樣的疾掠而過,隻留下一陣滾雷樣的轟鳴聲。
十餘架‘AH-1W超級眼鏡蛇’攻擊直升機氣勢洶洶的從遠處拔高而出,微微壓低機頜,狂掃著火龍沿著狹小的街道上空急速掠過,滿是彈坑的街道在那潑雨樣的彈幕掃射下,被打的泥汙四濺。一窪窪的猩紅濁水在此起彼伏的爆炸中被炸得到處亂濺。
隸屬於第9陸航團的八架‘武直-14’攻擊直升機再次一顯身手,優秀的機動性加上雷達隱身性能使得‘武直-14’再次當仁不讓的擔負著清掃防火火力的危險作戰任務。由於被炸毀的城市建築廢墟內依然存在著從猛烈的炮火打擊下僥幸脫逃的日軍防空部隊,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損失,第6空騎旅的作戰行動不得不受到了限製。
所有在日軍防空炮火打擊範圍內的作戰任務,多數由‘武直-14’來完成。因為無論是從雷達隱匿性、還是直升機的機動能力上來說,‘武直-14’要比‘AH-1W超級眼鏡蛇’甚至是‘AH-64D長弓阿帕奇’更適合執行那種遠程突進,定點清除的作戰任務。
海灣戰爭中,美軍以‘AH-64阿帕奇’長途奔襲,摧毀伊拉克軍隊設立在科伊邊境的兩座雷達站,從而為空襲機群掃清了前方的障礙。而這次‘武直-14’所擔任的作戰任務並不是打開通途這麼簡單,而是長期滯留空中,利用‘武直-14’上裝備的新型毫米波射控雷達對地麵戰場進行360度整體不間斷掃描,一旦發現日軍的防空火力、或是火炮、戰車等重裝備,便立即以掛載的‘紅箭-10’反坦克導彈予以摧毀。雖然第6空騎旅裝備的‘AH-64D長弓阿帕奇’也具有這種多方位雷達掃描、多目標同時接戰的作戰能力,但其生存能力遠不是具有雷達匿蹤能力的‘武直-14’所能相媲的。
兩架‘武直-14’幾乎是以極低的樹梢高度進入高射炮火橫飛的戰區的,在第6空騎旅特戰步兵營機降之前,這兩架‘武直-14’擔負著為空襲機群最後清掃殘存防空火力的作戰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