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尾聲
2008年5月12日,汶川發生了大地震,山河共泣、九州同悲。
王德成老人這幾天一直處在焦慮與氣憤中。
兒子、兒媳婦的單位都組織了給汶川災區的捐款,連小孫女的學校都捐了款,可老人給自己離休的單位老幹部處打電話,那邊何處長卻說,考慮到他們這些離休幹部歲數都很大了,有將近一半的人生活自理都困難,把大家召集起來不是很方便。要是老幹部處出個車到各位家裏去取,那點捐款可能還不夠汽油錢呢,所以就不組織他們捐款了,要不讓老人們自己用銀行卡轉賬看行不行?氣得老人大發脾氣,還摔了電話。
“老子會用銀行卡嗎?奶奶的,憑什麼不讓老子捐款?還拿老子當中國人不?”
“得啦老爺子,您這都當一了輩子“民族的先鋒”了,誰敢不拿您當中國人呐?我們單位捐款還沒結束呢,您捐多少說個數,明天我以您的名義再捐一次不就完了?國家不缺您那仨瓜倆棗的錢。”兒子寬解道。
“屁話,你捐的是你的,我得自己捐那才是我的心意。”
接下來好幾天,老人悶悶不樂。
周五下午,上寄宿中學的小孫女凝兒回了家,但讓她奇怪的是,對她愛如珍寶的爺爺並沒有像往常一樣臉上笑得開了花似地出來迎接她,簡直像沒看見她回來的樣子。
媽媽擠了擠眼,在凝兒耳邊悄悄道:“你爺爺想給災區捐款可沒地方捐,正鬧氣呐,你去哄哄他。”
凝兒一樂,這咱拿手。
“爺爺!我回來啦,您咋不理我呀?”
老人隻是唔了一聲,算是打了招呼,繼續低頭忙活著什麼。
她見爺爺整個身子埋在沙發裏,一副老花鏡架在鼻子上,殘疾的左手佝僂著捏著報紙,右手正拿著他的“古董”手機,看一眼報紙,然後吃力地按下幾個鍵,再看一眼、再按幾個鍵,並且不斷重複著這一套動作。
“爺爺您在幹什麼?”凝兒疑惑地問道。但爺爺並沒有理會,眼神專注地盯著手機,手指因太過用力而顫抖著,指關節愈顯得發白而突出,額頭上也冒出了汗水,在他的臉上衝刷出了幾道深深的溝壑,顴骨下那一道傷疤更加顯眼,嘴裏還一直默默地念叨著什麼。
但終於,老人放棄了,無奈地歎了口氣,哀求般地看著凝兒:“好孫女,幫一下爺爺,幫我發個短信吧,報紙上說可以發短信給汶川捐款,可我……,我實在搞不懂這個……。”
“拿來吧”,凝兒伸手去接那個老古董,“一分鍾搞定。”
爺爺卻“嗖”地縮回了手,臉倏地漲得通紅,像老母雞護著小雞一樣護著那老古董,恐怕她搶了去似的,“不!不成!你發了算你的,我得自個兒發才是我的心意呢。”
凝兒哭笑不得,但麵對老人近乎孩子氣的執著,隻得手口並用地指示著。當老人按下最後一個鍵,已經過去了近二十分鍾。
老人以一種近乎神聖的姿態捧著手機,眼中有幾分焦急、幾分期待。終於“嘟”的一聲,一條短信發了過來:“感謝您為汶川災區捐款二十元。”老人這才如釋重負般地長舒一口氣,軟軟地窩進了沙發裏。
“幹嗎費這麼大勁,不就二十塊錢嗎?國家也不缺您這個離休老幹部的錢,我在學校給您捐了不就得了嘛。”凝兒調侃道。
哪知,德成老人的臉一瞬間變得莊嚴而肅穆,扶著一條傷腿站了起來,眼睛望著遠方,似乎他看到了些什麼。
“孩子,我不到16歲就當了兵,為了咱們中國人不被人欺負,為了中華民族從深淵中爬出來,我流過汗水、淚水,更流過鮮血。現在她有難,幫她,是我一個老軍人的責任,也是我的榮耀。爺爺已經快走到生命的盡頭,為國盡忠的時間與機會都不多了,就讓我為這個國家再添一鍬土、加一塊磚,為她再遮一遮風、擋一擋雨吧。”這一刻,老人的背挺得筆直,目光銳利而熱誠;這一刻,歲月在他麵前畏懼、退縮了;這一刻,軍魂在他的身上定格。
不久,老人帶著一身的戰傷過世了,帶走了他的痛苦、他的抗爭、他的榮耀、他的歡樂。他的靈魂仍然如一個軍人樣,與千千萬萬同樣懷有赤子之心的中國人共同守護著我們的國、我們的家!
從深穀中崛起的國家與民族,是堅忍而充滿活力的國家與民族、是偉大的國家與民族、是足以讓她的人民自豪的國家與民族。這裏是我們的家,我們的根。
爭民族獨立,求中華崛起,
這偉大的重大責任,都擔在我們雙肩。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