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四章 灑淚而別心相隨(1 / 3)

正文-第四章 灑淚而別心相隨

龍雲閣和劉鳳會跟隨於大爺兒來到了小餐廳,隻見裏邊裝飾清雅,餐具齊全,窗明幾淨,一塵不染,給人一種溫馨自然的舒適之感。

三人來到一張寬大的餐桌前,再次分賓主落座。餐桌上已經擺滿十幾道菜,雞魚肉蛋,野味山珍,煎炒烹炸,燜溜熗燉,應有盡有。一斤裝的乳白色細瓷酒瓶非常別致,高裝細脖大肚,類似茶壺形狀,前邊有密封的瓶嘴,後邊有精致的瓶把,瓶身一麵是李白舉杯邀明月的圖案,一麵是篆體“雙城二鍋頭”和楷書“於家燒鍋”的字樣,左右分布均勻,上下搭配得當。仆人過來用酒瓶上自帶的小刀刮掉瓶嘴的封蠟,剛剛剜出瓶塞,頓時就覺得酒香撲鼻,滿屋飄蕩著清香的酒氣。仆人先從於大爺兒那裏開始,依次斟滿了三個人麵前的酒盅,退在一旁,垂手而立。

於大爺兒端起酒盅,說道:“今日幸會,天賜良機。賢侄複得寶馬,老夫喜得賢侄,又難得鳳會在此,真乃可喜可賀。兩位請……”

龍雲閣和劉鳳會趕緊同時站起身來,雙手高高地端起酒盅,同時恭恭敬敬地說道:“伯父,您也請……”;“老爺,您也請……”。

說完,三人一飲而盡,又把酒盅放在了餐桌上。仆人過來接著依次斟酒,然後退在一旁,仍舊垂手而立。

於大爺兒看了看龍雲閣和劉鳳會,連連用手示意:“雲閣,鳳會,都坐下坐下,吃菜吃菜,不必多禮。”

龍雲閣和劉鳳會道了聲謝謝,這才規規矩矩地坐了下來,各自用筷子輕輕地夾上一小口菜,放進了嘴裏。

於大爺兒用手指了指桌上的酒瓶,不無得意地說道:“這雙城二鍋頭五十二度,是我於家燒鍋的祖傳特產,最大的特點就是即使喝多了,隻能感到腿軟腳輕,絕對不會口渴頭疼。賢侄,你喝著口感怎樣?味道如何?但不知在哪些方麵,較比貴府的榆樹老窖還欠些火候?”

龍雲閣趕緊說道:“伯父,您過謙了。您老的雙城二鍋頭喝起來口感醇香,回味綿長,純屬酒中上品,理應當仁不讓。僅在榆樹也是久負盛名,早就擺在了客棧、飯館和商號、小鋪的櫃台之上,依小侄拙見,比起龍家燒鍋的榆樹老窖,可謂各有千秋,但還是略勝一籌。”

於大爺兒高興地笑道:“雲閣,你不愧是國立高等學校畢業的,賢侄說話真是左右逢源,滴水不漏啊。”

說話間,第二盅酒已經喝完。仆人剛要過來接著斟酒,龍雲閣向他輕輕地一擺手,仆人立刻退在了一旁。

龍雲閣起身拿過酒瓶,給於大爺兒和自己麵前的酒盅滿滿斟上,然後雙手高高擎起自己的酒盅,說道:“伯父,小侄難得您老錯愛,不勝感激。這盅酒,小侄借花獻佛,應該敬您,祝您老財源茂盛,生意興隆。伯父請,小侄先幹為敬。”說完,表示非常敬重地一飲而盡。

於大爺兒依舊坐在那裏,此時心中特別高興,他已經喜歡上了龍雲閣和劉鳳會,看看這兩個年輕人,隨手端起酒盅,也是一飲而盡。

龍雲閣接著拿起酒瓶,給劉鳳會和自己麵前的酒盅滿滿斟上,然後右手高高端起自己的酒盅,說道:“鳳會兄,你我本是同鄉兄弟,卻在伯父府上相識,此乃天賜良機,深感實屬不易。日後有事隻管開口,小弟一定盡心去做,盡力而為。這盅酒,小弟敬你。兄長請……”

劉鳳會趕緊站起身來,也是右手高舉酒盅,十分誠懇地說道:“雲閣賢弟,鳳會雖然不才,但卻知道為人處事該仁字當先,交朋好友應義字為重,仁義二字乃立身之本。以後有用得著我的地方,還請賢弟不必客氣,隻要你肯招呼一聲,我赴湯蹈火在所不辭。賢弟請……”

說完,他倆各自的心情都很激動,四目深情地相視一下,二人一碰酒盅,同時一飲而盡。

接著,劉鳳會站起身來,給於大爺兒和龍雲閣一一敬酒。三人邊喝邊談,嘮得很是投緣。

借著酒興,心高氣傲的龍雲閣說道:“伯父,既然鳳會兄是獵戶出身,那晚輩很想和他比比槍法,助助酒興,不知您老尊意如何?”

於大爺兒正在興頭兒上,一聽要比槍法,高興地答應道:“好啊,雲閣,那就依你之見,正好我也很想開開眼界。鳳會,你看呢?”

劉鳳會說道:“老爺,鳳會遵命就是。”他接著轉向龍雲閣,也很高興地問道:“那好,賢弟既然有此雅興,不知咱倆怎樣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