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節:義軍(三)心魔(1 / 2)

最終理性戰勝道德,秦楚下定決心潛伏義軍中,隻是不在像之前義氣,容易輕信他人。

隻有完完全全掌握一隻嫡係軍隊,方有可能實現宏偉計劃。

既然選擇留下來,秦楚硬朗說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等也不甘心大好河山,斷送吾輩之手。”

江天一喃喃念叨,“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好,好,好,秦楚,我這就認命你為左營千總,你和王琢右營將會是我軍左膀右臂。”

王琢?不就是前些天反正軍官嗎?他殺人的套數讓秦楚頗為忌憚。

秦楚想了一會和江天一說道:“敢問統領左右營是哪位大人?”

江天一愣了愣,他一介書生,對大明文官官場有所了解,這武職就有些陌生,義軍中也有一些明軍加入,但都是些普通士兵,並沒有明軍中高級軍官來投,對此他有些迷糊。

“秦千總,我對軍務不甚了解,隻是簡單將我軍分成五軍,效仿五大營,你為左軍,王琢右軍,前軍沐平,後軍戴北鬥,中軍由我執掌,這些日子招兵買馬,現我軍除去婦孺,有兵六千,中軍三千,前軍一千,後軍一千,你和王琢兵五百。”

秦楚想了想,分給他的五百士兵,能有十分之一士兵見過血就很不錯。

江天一是愛國義士,對軍務不擅長,秦楚為了實現心中目的,昧著良心問道:“大人,小的略懂些兵法,敢問我軍中可有糧草官?軍械官?”

江天一啞口無言,軍中糧草都是各部想辦法自籌,人數最多的中軍,也是走到哪吃到哪,沒有統一糧草官,至於軍械,就更簡單,大部分募集士兵都自帶兵器,天下大亂,路上被拋棄兵器隨處可見。

“大人一片丹心,秦楚由衷的敬佩,不過我認為最重要就是糧草和軍械,兵法雲,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沒有糧草,六千兵隻需三日,便會散去,這些日子我在軍中走動,我軍也沒有和清軍媲美火器,再勇敢的將士,在火炮轟擊下也會被打成一具具渣子。”

秦楚不滿足於一個小小千總,他的這番話是讓他在江天一心中占據更重要位置,進而建立一隻後勤,將後勤完整掌握在手中。

”我軍尚有些火器,隻是不多。秦千總所說糧草,無須擔心,隻要攻下寧國府,足夠取得半年糧草。”

秦楚歎了口氣,江天一對軍事一竅不通,就算拿下寧國府,後續清軍主力回援僅憑六千烏合之眾能守住?

而江天一對秦楚能力卻有新看法,也更加了解秦楚,此子絕非池中之物,隻要是我大明子民,我就助他一臂之力。

隨後他和秦楚解釋為何讓他去左營擔任千總?左營千總孫往祖伏擊王琢部受到重傷,昨夜不治身亡。

左營營地就在軍營左側,他將剛剛寫好了聘書輕輕放在秦楚手中,並且讓護衛們帶著秦楚去左營上任。

秦楚跟著護衛,義軍軍營比起汪平軍營要大很多,七拐八拐才來到左營營地。

將左營的幾個把總召喚過來,護衛簡單宣布左軍千總以後由秦楚擔任,幾個把總懶洋洋點了點頭,表示認同和知道。

五百人,三個把總,沒有一個是正規軍人。

其中一人年齡至少有六十歲,秦楚懷疑他能否扛起鋤頭,另外兩個把總,一個是屠戶,一個是漁夫,都見過血,不過見的都是飛禽走獸,花草魚蟲的血。

三人帶著秦楚在左營走了一遍,秦楚也對左營有一個大概了解。

名義五百士兵,實際上一半都沒有,除了七八個綠林好漢,其他都是剛放下農具農民,有些人甚至就是想吃口飽飯才來投軍。

秦楚喚過年紀最大的李薑把總,讓他去中軍營地將馬錫還有朱由崧帶到左營,如果不來就說是秦楚讓他們來的。

一來可以將朱由崧放在眼皮底下,來試探馬錫和朱由崧的警惕之心,等馬錫回來後,安排馬錫接替李薑,讓一個前不久還是禁軍提督降級成雜牌軍把總,秦楚都覺得有些惡趣味。

李薑前腳剛走,秦楚後腳就帶著兩個把總來到到了李薑營地,李薑這個把總是左營最弱的一個把總,隻有五六十人,眼神中充滿迷茫。

秦楚和藹的打個招呼後,直接到屠夫和漁夫營地挑選出十個體格不錯年輕人。

千總要挑選人,把總怎麼敢違背,任由秦楚將最健壯士兵挑選帶走。

隨後秦楚吩咐兩位屠夫把總和漁夫把總晚上到他帳篷裏有要事商量。

而馬錫和朱由崧不相信李薑一番話,直到李薑告訴是秦楚安排他過來,才跟著李薑一路來到了秦楚帳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