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節:血戰池州府(十一)(2 / 2)

葉臣驚訝卜從善不辭辛苦前來,讓士兵帶他到軍中,聽取他的彙報,卜從善把太平府埋有十萬兩白銀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訴葉臣。

聽卜從善說起太平府還有這麼一個秘密,葉臣捋著胡子問道:“卜總兵有心了,隻是太平府已被焚毀,你可曾還記得埋在哪裏?”

“末將願意親自帶人取出來,分文不取,悉數送給都統。”

葉臣稍加思索,便應了下來,讓卜從善即刻去太平府挖出銀子,為了防止卜從善有私心,從軍中分出三千士兵隨同卜從善去太平府。

卜從善豈會不知葉臣用意,也不好說些什麼,帶著十幾個家兵和三千士兵即刻啟程去太平府,把銀子挖出來。

路上遇到了尼堪和劉良佐,雙方打個照麵,簡單說明來意後一閃而過。

尼堪對卜從善這種行為嗤之以鼻,大戰在即還惦記這那點銀子,走了一會後,想想還是差人告訴卜從善,太平府還有一隻清軍在潛伏,準備將附近村民趕至中原,還請卜總兵繞道涇縣,將銀子挖出來後速去配合。

卜從善讓送信清兵回去告訴貝勒爺,他會配合太平府清軍行動,還請貝勒爺放心,為加快速度,卜從善從涇縣向太平府前進,而範雲龍也為盡快達到徽州府,也從涇縣經過,兩隻軍隊急匆匆相向而行。

涇縣已被戰火焚毀,城裏成了空殼,沒有士兵駐守,隻有幾百個無家可歸的流浪漢在城中避風避雨。

兩隻軍隊終於在涇縣城內撞到一起,走在最前麵的士兵都愣住了,沒有想到這裏也能碰到敵人?

緩過神來,前軍拔出武器衝上去,和敵人短兵相接,範雲龍兵力不如卜從善,但是涇縣被焚毀,仍舊有很多房屋尚未倒塌,清軍兵力施展不開,和義軍打起巷戰。

卜從善本部兵馬留在徽州府,身邊隻有十來個家兵,其他人都是葉臣從軍中抽調出來雜牌,指揮的很不適應,靠著人數上優勢,暫時擋住義軍進攻。

範雲龍叫苦不迭,誰想在這裏遇到清軍,還好清軍人數也不是很多,也不是精銳八旗兵,狹路相逢勇者勝,範雲龍和卜從善都戰鬥在第一線,兩人帶著家兵左右衝殺,竟然殺到一起,都想置對方於死地。

“卜從善你這個逆賊,數典忘恩,背叛朝廷,今日我要替朝廷清理門戶。”

範雲龍特別恨投降明軍,投降清軍後爆發出前所未有實力,殺死前袍澤毫不手軟,所以他見一個殺一個。

卜從善年紀較大,自知不是範雲龍對手,但是人數多,讓家兵衝上去纏鬥。

範雲龍本部兵馬還有王琢等部,打的清軍狼狽不堪,但是狡猾的卜從善敏銳看到,義軍中青壯戰鬥力底下,雖然這隻清軍他還不熟悉,但他仍舊是最高軍事將領,有權指揮作戰行動。

從後方軍隊中抽調一隻五百人隊,向著義軍青壯陣營殺了過去,清軍作戰變化起到了效果,沒有經過任何軍事訓練青壯營,被清軍一個突衝衝翻,最前麵戰士被殺死後,後麵士兵撒開腳丫子就跑,整整四百人方陣瞬間失去抵抗能力。

青壯陣營崩潰,讓清軍得以從腹部偷襲範雲龍,邱意濃見失敗已成必然,為了給金聲傳遞信息,被迫帶著少數幾個家兵悄悄退出戰鬥,往池州府方向逃命。

錢之坤帶著兵馬衝到範雲龍一起,兩隻軍隊共同抵抗清軍進攻,吸引清軍主力進攻,王琢和吳遠在邱意濃逃跑後,也放棄抵抗,王琢本就是跟著田雄投降清軍,後被江天一和秦楚逼得被迫反正。

江天一戰死後,他對義軍不抱任何希望,但又不願意又一次投降清軍,做三姓家奴,幹脆拉著吳遠一起跑,吳遠部下也幾乎被打光,他緊張的問王琢怎麼去哪兒?

王琢想了想,他和秦楚始終不對付,去投奔秦楚顯然不合適,腦子飛速轉了轉,便和吳遠說道。

“天下之大,亂世中我等自成一軍,招兵買馬割據一方,也嚐一嚐王侯將相滋味,以後我尊你為兄,一起打下萬裏江山。”

吳遠此時也沒主意,義軍士兵越打越少,隻能跟著王琢一起從殘垣斷壁中逃匿,和他們一起逃跑的還有七八十人,向著人跡稀少的地方跑。

卜從善放過逃跑的小股義軍,隻要抓住範雲龍就是大功一件,在他的指揮下,清軍利用人數優勢逐漸消滅仍在抵抗義軍,並且成功將範雲龍逼到角落中。

範雲龍拚命想殺出去,但是清軍人數實在是太多,無論他從哪一個方向殺出去,都會有大量清兵圍上來,殺死了一批又有一批衝上來,打到最後家兵也拚光了,隻剩下他一人,被數百清兵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