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眼和武韓頗為瞧不起譚功軒,一個沒落家族大少爺,就會燒窯,哪有資格在這裏和他們談論兵事,
劉大眼可不怕譚功軒,當場對他出言不遜:“譚功軒,你還是回狼尾營吧,部,現在是後勤部給漁夫打下手,這裏是純爺們說話的地方,你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俺問你,你敢不敢提刀和韃子對砍啊?”
關興傳一直在聽他們的討論,沒有發表意見,直到劉大眼這句話惹毛了他,有些怒氣對劉大眼說道:
“劉大眼,你夠了,這話說重了。”
關興傳是兵部二把手,堂兄又是池州府總兵,他一開口,眾人還是頗為忌憚,不敢頂嘴。
“你們就沒有體會到總兵大人意思,總兵的意思很簡單,就是做好兩手準備,進攻順利該怎麼打,進攻不順利又該怎麼撤退?而不是我們幾人在這裏,像小孩子過家家扯東扯西的。”
不得不說關興傳腦子還是很好使,簡簡單單幾句話,就把眾人思維拉回到正軌。
牛光天對他投來讚許目光,關興傳卻還記得白天被鬥牛,被牛光天摔飛的囧樣,不由得對牛光天有些微怒。
“老牛僉事,還是繼續討論,我軍糧草隻能維持十五天,這十五天要攻占四座城池,壓力不小啊,我看還是集中優勢兵力,一座一座攻打,千萬不要分散兵力。”
李班並不同意關興傳的意見,他有些激動問道:“關僉事,為什麼不要分散兵力,韃子在饒州府兵力並不足,我軍兵多將廣,又有紅衣大炮,分兵行動能夠以最快速度打下各座城池,豈不快哉?”
“你們隻想著分兵打下城池,卻沒有想到大軍分成三路,隻要有一路吃癟,沒有攻占既定目標,另外兩路就算是取得大勝,對全局而言根本沒有起到戰略作用,韃子在饒州府仍舊由駐守城池,而我軍回出現糧草短缺等問題,韃子主力回援,還有可以用來反攻城池,出現這樣局麵,我軍最後還不是嗝屁?”
關興傳終於問題關鍵所在,他的一席話讓在座官員對軍事有不同程度提升,參謀部一個叫做郭淵的郎中對關興傳意見很是支持,他以前是在狼眼營擔任總旗,調到參謀部被提拔為郎中,正是因為他腦子活絡,他順著關興傳的思路深入想下去,有些怯生生發表自己的觀點。
“各位大人,小人是參謀部郎中,剛才關僉事所得有些道理,但是小人有一個意見,想拋磚引玉和諸位大人一起討論。”
牛光天很客氣對他說道:“你說。”
郭淵來到地圖麵前,和牛光天等人談起他的看法:“其實我軍沒有必要分兵,也沒有必要集體行動,我軍你隻需要攻占這裏,在饒州府韃子就會失去繼續作戰信心,我軍隻需要數個使節,即可招降。”
他指著安仁縣城位置,隻要打下這裏,留守饒州府清軍自然會散去。
關興傳有些不解的問道:“為什麼你會認為打下安仁縣,就會擊敗饒州府全府的韃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