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時時刻刻急的劉良佐大軍折戟南直隸,迅速命令全軍靠攏,以免被明軍逐個擊破,劉良臣穩重用兵風格,讓秦楚無計可施,王獻向秦楚請求主動出擊,秦楚斷然拒絕他的請求,
秦楚隱隱約的這支軍隊很不一般,主將排兵布陣,小心謹慎,都說明這隻軍隊是難纏的對手,這些都難不倒秦楚,你不進攻,我就主動打過去,南方多丘陵山地,清軍和徽州府軍都是以步軍為主,徽州府軍以盾牌手在前,弓箭手和火銃手在後,步步前進。
對麵的劉良臣傻了,明明是他們占據絕對優勢,在後麵有近十萬大軍,在南陵擊敗明軍後,幾乎是一路橫掃,怎麼到了這裏,還有明軍主動進攻,這是來送死,還是有陰謀?
劉良臣讓部將去陣前喊話,讓明軍報上名來,劉將軍不殺無名之輩。
“王獻,射。”
王獻彎弓就射,一箭就把清將將頭盔射中,清將嚇得捂住腦袋,連忙回到陣中,生怕被明軍射死。
劉良臣大罵部下無能,命令軍隊在陣前節陣,和徽州府軍一樣,也是盾牌手在前,弓箭手在手,騎兵在兩側,清軍騎兵人數有近八百人,這八百人要是衝進徽州府軍,會造成徽州府軍極大傷害。
秦楚被迫調動火銃手在兩側,防止清軍突然襲擊,劉良臣也沒有動用騎兵念頭,騎兵衝起來是很猛,但是騎兵都是寶貴資源,在這裏小試牛刀沒有必要,他可是要把騎兵留到進攻徽州府使用,要看看擊敗兄長的秦楚和他的徽州府軍有多厲害,能不能攔得住他精銳騎兵衝擊?
秦楚命令盾牌手前進,在王獻指揮下,徽州府軍盾牌手緩慢朝著清軍進攻,在後麵弓箭手緊緊跟隨,清軍仍舊紋絲不動。
雙方將士都處於高度緊張狀態,特別是徽州府軍第一排士兵,都是咬著牙在前進,清軍第一排士兵同樣是硬著頭皮頂住,迎接即將到來的腥風血雨。
終於,徽州府軍和清軍碰撞到一起,沒有任何前奏,就是赤裸裸廝殺,盾牌手對抗盾牌手,弓箭手相互對對方天空射箭,利用箭頭高速落下慣性殺傷對方。
兩軍將士交手後,都覺得對方不是軟柿子,清軍以綠營兵為主,大部分都是前明軍,徽州府
軍也有部分前明軍,都是同樣路子,同樣陣型。
因為太過於熟悉,兩軍死傷人數急劇增長,王獻和李化鯨頂在第一線,兩人帶頭衝鋒,清軍有些吃不住,劉良臣惱羞成怒,區區殘兵敗將,還敢螳臂當車,他命令八百騎兵從兩側進攻。
清軍騎兵出動,秦楚立即命令火銃手應戰,對於高速而來騎兵,秦楚很重視,有調動韓三刀和吳茂等所有侍衛,協助火銃手對抗騎兵。清軍騎兵很快就衝到陣前,火銃手在李長刀調度下,對清軍騎兵進行不間斷發射,但是效果不佳,隻射死射傷百餘人,清軍騎兵大部還是衝進火銃手中,騎兵進入步兵方陣,幾乎是單方麵屠殺,但是這次清軍騎兵卻發現不是這麼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