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見荷蘭人這麼徹底,也有樣學樣,下令全軍放棄陣地,也跟著荷蘭人一起撤退到西海岸.
西洋主力部隊在西海岸集結以後,施琅看著兩萬餘人的西洋兵,這些西洋兵隻帶上火槍和火藥,大炮等重武器全部被拋棄,這可不行,他沒有那麼多船隻,也不能拋棄大炮。
施琅隻帶來一百五十條小船,每一條船可以乘坐二十人,五艘戰船,每條船可以乘坐兩百人,一次可以帶回四千人,把所有的西洋兵帶回大陸,需要來回五次,才可以把所有人都帶回去。
荷蘭指揮官看見施琅船隻並不是很多,還幾乎都是小船,說道:“我們還有一些船隻,可以一起行動。”
施琅問他有多少船隻,荷蘭人回答有十條船,西班牙人有八條船,葡萄牙人有九條船,這些船隻都是中型商船,為了避免被東瀛艦對擊沉,一直躲在港口不敢出海。
西洋人還有船隻,讓施琅眼睛一亮,他讓翻譯和三位指揮官說道:“這些中型船隻用來運輸大炮。”
三個西洋指揮官圍在一起,他們商量一會,最終同意施琅的計劃,用其中的二十艘戰艦來運輸大炮,因為他們想到,隻是帶火槍去明人土地,也會淪為雇傭兵,既然是雇傭兵,就要擁有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所以還是把大炮一起帶上,可以為雇傭兵提供強大火力。
施琅問他們還有多少糧草,三個大鼻子有些窘迫,他們已經斷糧好幾天了,前些天為了一車輛草,三方軍隊擠在一起一大打出手,白白損失一部分將士。
“趕緊做好撤退準備,我們也帶來一些糧草,你們先墊墊肚子,但是有句話我說在前頭,國姓爺可是心地善良,諸位抵達福建以後,必須接受國姓爺指揮,要是投靠其他勢力,或者割據自立,莫要怪國姓爺心狠手辣。”
三個大鼻子點頭同意,海軍都被東瀛人打的全軍覆滅,陸軍也被東瀛餓的這樣,再不撤退到大陸上,兩萬多人都要餓死,或是被東瀛艦對大炮轟成碎片。
荷蘭然突然問施琅,為什麼要這麼好心就他們一命?
施琅也爽快,說道:“我們和東瀛人在陸地上作戰,你們聯合艦隊不是被東瀛人打沉喂魚了嗎,現在有個機會,打敗東瀛步軍,給你們海軍報仇。”
被翻譯以後,很多西洋將領變得有些不理智,他們要求盡快撤到福建,在陸地上和東瀛人來一場決戰,為海軍戰友報仇。
所有西洋軍隊隨後都陸陸續續集結完畢,在撤退這一天晚上,施琅帶領第一波撤退西洋兵,冒著海浪,奮力向福建方向劃去,西洋兵也跟著一起劃槳,希望可以盡快撤離台灣島。
在台灣島遊弋的東瀛艦隊,在夜晚沒有發現這一隻龐大運輸艦隊,第一波將士成功撤退到福建泉州港口,五千西洋兵,二十門大炮順利登陸。
這些西洋軍隊立即進入鄭成功軍營,成為鄭成功麾下軍隊,施琅帶著艦隊繼續往返台灣島,進行第二次撤退,第二波撤退也非常順利,又撤出來五千西洋兵,二十五門大炮。
施琅正準備進行下一次撤退,鄭成功來到港口,下令施琅放棄艦隊,和所有的水手立即撤退到內陸。
施琅不明白鄭成功為什麼要這麼做,但還是執行國姓爺的軍令,帶領部下往內陸撤退。
他們離開以後,不一會兒,五十艘東瀛戰艦從海平麵而來,他們已經發現明人幫助台灣島上西洋人撤退,聯合艦隊立即發動進攻,一部分艦隊殺向泉州港口,另一部分艦隊炮轟台灣島,將島嶼上剩下西洋兵全部消滅。
這個情報是潛伏在東瀛艦隊的鄭成功部下,在艦隊抵達泉州口附近,冒著被殺頭奉獻,用信號槍開槍,給在泉州港口鄭成功傳遞信號。
這個潛伏的士兵,很快就被其他東瀛人用刺刀殺死,這也是鄭成功在東瀛經略多年,才有一個心腹混入東瀛海軍,他的死亡給施琅爭取時間,施琅等人離開以後,泉州港口遭到東瀛艦隊炮轟,幾乎把港口炸翻天,施琅要是沒有撤退,已經和部下被大炮轟成碎片。
施琅和西洋將領在距離港口較遠的一個山坡上,向鄭成功表示誠摯謝意,鄭成功可惜潛伏在東瀛艦隊的部下,還有在台灣島上沒有撤出來的一萬多西洋兵,這些西洋兵是很好的戰力,用在進攻東瀛人戰場上將會是一把利刃,好在有一萬西洋兵撤出來,讓鄭成功心裏舒服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