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西洋將領說道:“休息一天,明天這時,和我一起進攻東瀛人。”
東瀛聯合艦隊進攻台灣島,遭到島上西洋兵誓死抵抗,這也使得東瀛艦隊被牽製在台灣島,沒有及時通知阿部忠秋,鄭成功就已經帶領軍隊進攻廣東,他們從南靖城出發,向著潮州府發動進攻。
張名振和馬錫領兵進攻惠州府北部,三路大軍突然進攻廣東,使得阿部忠秋急火攻心,連忙將出發不久的小田跟部隊召回,全軍退守惠州城。
東瀛軍隊一邊撤退一邊阻擊明軍,明軍在進攻中被東瀛人打的損失慘重,但是明軍人數多,也有火炮,硬是用人命將廣東境內東瀛軍隊全部逼到惠州城。
這其中當屬西洋人最恨東瀛人,他們的火炮雖然比不過東瀛後膛炮,卻比明軍紅衣大炮,大將軍炮要強得多,在和東瀛軍隊作戰中,敲掉九門東瀛火炮,也被東瀛炸掉二十門大炮。
在和東瀛軍隊步兵作戰中,西洋人也驚訝東瀛軍武器,和明軍一樣,被打死打傷數千人,一度差點就全軍奔潰,鄭成功領兵及時支援,才穩住防線,三軍繼續向前進,前進途中,少量的東瀛軍隊不是被打死,就是撤退到惠州城。
此時惠州城城內,有第四師團半個師團兵力,阿部忠秋卻看著很是別扭,他怎麼看都覺得沒有八個聯隊,還是一個參謀告訴他,城中隻有六千餘人,他問第四師團參謀長小田跟,怎麼就隻剩下這點人?
小田跟也是懊惱,因為兵力過於分散,在廣東其他各地駐守的軍隊,不是沒有來得及撤回,就是被明軍消滅,又或者是被明軍包圍,沒有能力撤回來。
被明軍包圍,阿部忠秋很心急,但很快就冷靜下來,在城中還有數不盡的武器彈藥,和可以支撐大軍數年之久的糧草,不擔心明軍有能力攻破惠州城。
三路明軍在鄭成功帶領下,將惠州城團團圍住,明軍也不攻城,在城外安營紮寨,像是要把東瀛人困死在城內。
明軍不攻城,阿部忠秋有些迷糊,他不能帶領軍隊出城和明軍野戰,也不能帶領半個師團去廣西和山本上彬彙合,因為惠州城城內有大量軍事物資,也是東瀛軍隊在廣州府大本營。
兩隻軍隊在城內城內對峙,在廣州府馳騁的張家玉,及時和鄭成功會師,鄭成功倒還好,馬錫卻不敢見他,張家玉倒也沒說啥,他請求鄭成功拖住惠州城的東瀛軍隊,莫要讓城內軍隊去支援廣西的東瀛軍隊,為秦楚爭取殲滅東瀛軍隊的時間。
鄭成功,馬錫,張名振巴不得秦楚在廣西作戰,最好是不要來惠州城,就讓他們三把惠州城城內東瀛軍活活餓死,他們著實眼紅城內的東瀛軍隊軍事物資。
張家玉繼續帶領義軍,在廣東境內剿滅散落的東瀛軍隊,繳獲不少武器,鄭成功也有樣學樣,讓部下跟著去剿滅其他東瀛軍隊,也繳獲一些武器。
因為鄭成功,張家玉等軍隊在廣東作戰,使得進攻南寧府的山本上彬成為一隻孤軍,沒有補給,沒有援軍,在南寧府大殺一通,卻沒有消滅任何有價值的軍事目標。
在南寧府西北角落的江臂通,帶著數千衛所兵,在東瀛軍隊麵前晃悠,他們熟悉南寧府地形,帶著東瀛軍隊四處跑,讓東瀛軍隊疲於奔命,還消耗武器彈藥。
這也是秦楚沒有意料的事情,本想和江臂通玩一場苦肉計,在朝廷獲取錦衣衛部分權利,最後卻在南寧府和東瀛人作戰,秦楚在潯州府和南寧府邊境等待東瀛軍隊回撤,他可以肯定,東瀛軍隊在南寧府沒有找到朝廷蹤跡,不會繼續往西進攻,而是立即撤回梧州府,或者是撤回到廣東,因為東瀛軍沒有補給,不能支撐他們繼續作戰,隻有撤回來,才有能力組織下一次作戰。
秦楚帶領近衛團在潯州府休整數日,為了不讓東瀛軍隊在南寧府肆虐,秦楚帶領將士離開桂平城,從鎮龍山進入南寧府,進入南寧府以後,一路上沒有看見一個活人,有的村莊外麵看起來來靜悄悄的,進入裏麵一看,都是被東瀛人殺害的老百姓,屍體遍布村莊。
近衛團隻有千餘人,收攏掩埋部分屍體,剩下屍體實在是太多,沒有能力繼續掩埋,秦楚隻好帶領近衛團繼續往南寧府西部前進,部隊抵達武羅鄉,已經到了傍晚,秦楚下令近衛團在這裏駐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