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拖著病軀親率大軍對陣英布,兩人在戰場上相見,劉邦氣不過自己對英布還算不錯,他竟敢造反起兵反對自己,便責問他為何要造反,英布也是個直性子,沒遮遮掩掩,直接對劉邦聲稱他這次造反的目的就是要當皇帝,憑什麼你劉邦一個小混混都能當皇帝,我英布哪樣比你差?
於是談不攏,雙方立馬開打,剛開始還是英布來得強勢,劉邦打不過,退下來休息了一段時間,第二次上陣對決,這次劉邦的漢軍猶如神助,三下五除二就將英布的叛軍給打了個落花流水,英布急忙逃跑,漢軍猛追,劉邦此時本應該就此收兵,讓沿途的漢軍收拾這個英布即可,但他不放心,還想親自帶著兵馬追上去活捉英布這小子,不幸被叛軍射來的弓箭射中前胸,這次運氣可沒上次跟項羽在光武那邊談判時的運氣了,一箭射中劉邦的胸口要害部位,雖然有護心鏡啥的防護裝備保護著,但劉邦畢竟年事已高,這一箭可要了他的性命了。
英布最後跑不掉,跑到長沙王他老丈人的地盤上時,他那個大舅子一看形勢不對,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利益,決定大義滅親,派人殺了這個不聽話造反叛逆的妹夫,向劉邦彙報,此時得到英布完蛋消息的劉邦已經躺在長安宮中奄奄一息,忍受著箭傷的痛苦,差不多要死了。
一代梟雄英布死了,他從一個刑滿釋放分子經過自身的不斷拚搏那裏最終成為一個獨擋一麵的諸侯王,其人生成功的奮鬥經驗相當值得後世人學習,但他嗜殺成性,做事情不考慮後果,盲目的聽從項羽的命令,一切殺人作惡的事情都是由他來幹,中途又被劉邦的手下隨何忽悠,臨陣變節,反叛項羽,投靠劉邦,最後被迫起來造反,被自己的大舅子一刀砍了,落得個死無葬身之地,下場很悲慘,主要原因就是光知道武力解決一切問題,不動腦筋,算計不過小混混劉邦他們,最後兵敗身死,在秦末這個英雄輩出的大時代裏走完了轟轟烈烈的一生。
英布死後,劉邦也差不多要掛了,呂雉一看丈夫不行了,趕緊要求禦醫組成醫療小組進行會診,劉邦倒是很唯物主義,他對於自己的病情很看得開,對呂雉說道:”別折騰了,我這個病是看不好的了,還是別為難那些醫生了。”
呂雉一看劉邦的時間不多了,便急忙問他死後的人事安排,大漢朝不可一日無主,太子劉盈年紀還小,麵對這麼多開國元勳,估計鎮不住陣腳,呂雉擔心的就是這個,所以她迫切需要劉邦在臨死前為兒子指定一個顧命大臣來輔佐幫助。
劉邦對呂雉說:蕭何這個人可靠,可以委以大任,曹參也是個人才,王陵不錯,陳平這個人智謀不錯,但都是詭計,大多上不得台麵,況且不能決斷,就讓他擔任丞相,由周勃擔任太尉掌管軍隊,應該能夠平穩過渡的。
劉邦交代完這些人事任命後,仿佛完成了一生的工作,吐出最後一口氣駕鶴西去了,呂雉自然少不了一番痛苦,她哭劉邦有很多種滋味在裏麵,但畢竟是自己的丈夫,劉邦雖然好色,但始終沒有拋棄過她,當年在光武城下說的那些違心話估計也是權宜之計,現在人死了,留下這麼大一個產業要呂雉這個四十來歲的寡婦帶著十來歲的兒子來支撐,其內心的壓力那是相當大的,更不是一般般柔弱的小女子就能承擔的。
劉邦死了,一代大漢開國皇帝就這樣死了,他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比那個霸王項羽還要傳奇,霸王項羽好歹也算是楚國貴族將門之後,劉邦可不一樣,家庭成分世代務農,沒有什麼顯赫的背景家世,沒有多高的文化文憑,後來的那些文化還是成年後刻苦自學得來的,小時候頑皮搗蛋,青年時代吃喝玩樂,放蕩不羈,一個小流氓兼小混混的人物,後來抓住時機,抓住民心,依靠聰明的頭腦,正確的策略,善待百姓的措施,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夾縫中求生存,忍辱負重,不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穩紮穩打,善於引用輿論導向,手下漸漸猛將謀士如雲,善於發現人才,運用人才,並且能夠把這些人才的能力發揮到極致,終於在各方麵因素的結合下,打敗了勇戰派代表人物霸王項羽,奪取了大秦天下,開創了中國曆史上一個輝煌的朝代-大漢。他的功績足以光照千秋,他的朝代名字到現在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多人口民族的名字,劉邦要是在地下能曉得這個結果,看來也該是心滿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