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小姐欲來(1 / 2)

德誌學會了逆來順受,在家裏排行老二的往往都有這種性格,因為父母喜歡老大,是因為是頭生的,感到稀奇和快樂,有初為人父、初為人母的成就感;父母喜歡老幺,是因為此生再也不能生了,看得格外嬌氣,自然怕風吹著、怕雨淋著,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口裏怕化了。

父母對老二一般都不看好,第二胎,沒有了生頭胎的新鮮,也沒有老幺的終結者的尊貴,自然讓老二夾在中間,非常難受,上不巴天、下不著地,實際上培養了老二的二別子的性格,就是倔強、不肯認輸,也不怕權威,更反對毫無原則的愛。因此,老二在家中,往往不受歡迎。

德誌就是這樣的人,因此他從小就沒想過爭寵,上麵有姐,下麵有弟,作為長子,他姐可不甘心將來要出嫁,而想在家當老大,比較霸道,自然凡事都要爭先,欺負德誌在所難免。而德誌比他弟弟大六七歲,自然不會欺負弱小,反而,對他弟弟,他隻是覺得這個小東西,來到世界上,能夠長大嗎?

但是,他的確長大了,且長得雖不夠胖,可還算是個人。生理上是人,心理上卻不夠成熟,一直屬於嬰幼兒類型的。

看書的時候,德誌喜歡胡思亂想,說來說去,還是不夠認真,難怪有些科目怎麼也考不過去,可能就是三心二意,要知道,這些事情都是羈絆德誌前進的東西,需要放下更多,才能走得輕鬆。這是個很重要的抉擇,但是,沒有幾人能看透。

心有旁騖,自然不夠專心,人就會陷入苦惱。聰明的人,遇到愚蠢的人,二人連對話都是痛苦的。在這樣的世界,誰都會遇到不同於自己的人,可以說,世界之大,地方並非完全相同;人口眾多,卻很難發現一模一樣的人,這是造物主的奇妙。

到了晌午,暖洋洋的太陽照在廣場上,人們慢吞吞地走路,除了橋上的車以二檔的二十公裏每小時的速度來來往往之外,人們顯得很散漫,就像人到中午之後,就想午休一樣,加上山區春節過後不久,空氣還是冬天的,氣溫也普遍在攝氏四五度左右,家家戶戶都還有柴爐或者天然氣的爐子,因為在山區,家中如果沒有爐子,會被認為這個家庭有問題,不近人情,因為山裏人都渴望火,到別人家做客,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準備好火爐。

有了火爐,可以用來吃飯、也可以用來取暖。

有了火,就感到特別舒服,山裏還是需要火的,免得冷冰冰的,顯得特別無聊,甚至對人生都失去了興趣。山裏的條件雖差,可是,火的供應是有保證的。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是很有道理的,隻要勤快點,想要多少柴,都有。山裏凍不著勤快人,也凍不壞懶人,因為懶人會投宿在勤快人的家裏,按照民風民俗,不會驅逐一個可憐人。

特別是不能驅逐一個突然遭遇困境頻臨絕望的人。他們有著資源共享的思想,有與人分享知識的熱情,則是最好的。

三人到了老地方,推開玻璃門一看,正是楊局長、邢主任他們,當然,還有財務科長、副局長,他們是縣民委的所有正職的負責人。

這開年飯的規模不小,當然,點的菜也相當豐盛。

奇怪的是,民委竟然沒有一名女幹部前來,全是清一色的男人,還好,女人在場,就需要照顧,不能自顧自地吃,多少要給她夾菜,做好體貼入微的工作。

享受盛宴是一方麵,另一方麵就是和縣民委領導溝通,然後尋求領導的支持,當然,領導就是領導,說話有理,層次分明,能把一件事講清楚,道理說透。德誌還需要好好地學習他們溝通的技巧,怎樣在說笑中,達到自己的目的,讓對方能夠接受自己。

吃完飯,大家各自歸去,下午的時間容易打發,先是回宿舍休息,然後去辦公室上網。三人在宣恩,少了芭比一人,非常好,沒有人和他們爭搶電腦了。

電腦是個好東西,誰都想要,但是,領導的策略是,一桃殺三士,一部電腦不夠用,好,你買一部,他買一部,第三部是公家的,剛好給沒有電腦用的人用,這個不就行了嗎?

但是,買電腦的實在不甘心,憑什麼呀?憑什麼要別人買?

德誌管不了那麼多,餘哥打字顯得太慢,尹懋打字也快不了,手懸在半空中,隔了差不多一分鍾,手指才往下敲一下,那動作簡直像發射導彈一樣謹慎。

午休時刻,他倆無論如何都不願意浪費好時光,該休息就休息,該吃飯就吃飯,不肯委屈自己。人到了這個年齡,在基金會混日子,算比養老院要強得多。另外,還有一些心願要實現,比如,交夠所有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的錢,到時候一退休,就可以領取養老金,做到老有所養、病有所醫,達到真正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