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02(1 / 2)

日出丸號的到來給日本海軍人員多了條接管的理由。

就在日出丸號在錨地拋錨停船,等候進港命令的時候,日本海軍接管維多利亞港港務局的人員正在和陸軍憲兵隊的人員爭吵。中村少佐是日本海軍的接管人員,在港口業務方麵比較熟悉,他指指港外的五十鈴號:

“小林君,陸軍隻是占領了港島,但是沒有五十鈴號,你們根本無法取得維多利亞港的控製權。你們陸軍也根本不懂得港務,現在就有遠洋客輪要求進港,恐怕你們連簡單的旗語都聽不懂。”

小林正雄是陸軍憲兵,派來接管港口的,憲兵是軍隊裏的警察,見官大一級,隻接受憲兵司令部的命令。但日本海軍陸戰隊已經搶先將港口接管,那些港英政府的港口管理人員已經被這些海軍陸戰隊押上了五十鈴號,他們的確不懂港口業務,對國際航行商船的旗語更是一竅不通,但還是不服氣:

“鈴木君,如果沒有陸軍的攻擊,你們就是用大炮把香港炸平了,也一樣控製不了香港。”

“那,我們就向上級請示,聽上級的命令吧。”鈴木少佐建議,對自己代表的海軍充滿信心。

日本陸軍和海軍的矛盾由來已久,從日俄戰爭開始一直至今。對華戰爭的開始,就是一批日本右翼軍人率先發動的。無論是早些年的九一八炸毀柳條溝鐵路引發日軍對中國東北的全麵占領,以及七七事變全麵的對華戰爭,都是日本陸軍促成了日本政府的對華戰略。這一點,日本陸軍占了上風,海軍由於受到山本五十六大將為主導的保守派影響,一直沒有太大的舉動。雖然在上海八一三事變中,日本海軍唱了主角,但海軍陸戰隊還是在中國軍隊的連續攻擊下龜縮在日租界,動彈不得。陸軍在杭州灣登陸徹底改變了被動局勢,並且順利占領了中國首都南京,使得日本陸軍對海軍的鄙視到了極點。深受日本幕府傳統文化影響的右翼軍人甚至一直謀劃刺殺海軍山本大將,大將住在艦隊港口,引得日本陸軍嘲笑山本五十六必須靠整個艦隊才能保證自身安全。

但是,海軍一旦出手,也是迅雷不及掩耳,一天之內,將珍珠港的美國海軍和在菲律賓的航空兵部隊消滅殆盡。同時掩護陸軍進攻香港。

當鈴木和小林兩個分屬不同軍種的爭執和其他類似的爭執由各自的上司傳到日本本土的大本營的時候,引發了大本營和軍部對另一個問題的關注。

日本進攻香港,明顯的是占希特勒的光。希特勒已經在歐洲將整個西歐征服,英國正在應付德國的潛艇戰和日益愈烈的轟炸。但是對日本乘人之危在背後下手,還是很惱怒的。曾經的海上強國被日本這樣一個彈丸小國欺辱,雖然無力援助,但是為了維護大英帝國的榮耀,還是派出了以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和反擊號巡洋艦組成的一直增援艦隊,緊急增援香港。這支艦隊被馬來半島起飛的日本海軍航空兵炸沉。而且海軍對夏威夷的成功突襲也使得日本海軍的地位大幅度提高,因此,對海軍的重視被提高到空前的程度。因此,對海陸軍交錯控製地域的職責劃分,就被大本營做了如下規定:

海軍負責海上交通線、海島和港口的警戒和管理。陸軍不得幹涉。

陸軍除了控製原有的陸地區域以外,對以海港為主的地區,應主要以海港以外的地區為主。

這些爭論的結果成為一個具體規定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淩晨,所以,當日本在香港的陸軍和海軍同時接到這個命令的時候,上午10點,已經接管港口的鈴木少佐得意地向日出丸號發出了“可以進港”的命令。當日出丸號靠上維多利亞港的5號碼頭時,已經是中午飯的時間了。

海軍陸戰隊員組成的檢查人員臨時對旅客進行海關、邊防、檢疫三個方麵的檢查。因為是戰時,檢查分外嚴格。而陸軍憲兵在港口外設立了第二道檢查線,負責人就是沒能接管港口的小林少佐。

譚輝雖然和這些在香港下船的日本人一樣,穿著西裝,但他高大的個頭和口音,一下子就引起了日本人的注意。

支那人嗎?陸戰隊士兵的問話引起了鈴木少佐的注意,他走了過來,看到桌子上放的中華民國外交部頒發的護照,仔細打量了一下麵前的中國人。

“姓名?”

來人指了指護照:“上麵寫著呢!”——竟然是一口流利的日語。

不用吩咐,陸戰隊員們已經擺出了抓捕的姿勢,有人打開了他的箱子。

鈴木認真地看了他的護照。這本護照是五年以前由當時還在南京的中華民國政府外交部簽發的。護照的持有人叫譚輝,1917年8月22日生於山東高密。護照的性質是赴德國留學。有通過法國德國占領區和法國南部維西政府控製地區的出入境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