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爭中渡(17)(2 / 2)

一絲微笑在張彥澤如同鋼凝鐵鑄般的嘴角浮起,自已沒有看錯李守貞,這個暫代兵馬都監雖然年紀稍輕,資曆稍淺,但在大晉軍中,說到行軍布陣,決戰決勝,與其才能比肩的,不過三五人而已,所以被張彥澤挑了坐鎮後軍。在契丹軍奇兵突出,阻斷橋頭之時,李守貞能夠當機立斷,表麵上是放棄了已過橋騎兵的後路,但將擠在橋上運轉不靈的騎兵全部撤下來,換上靈活得多的步兵,迫使不敢後退的契丹軍下馬步戰,因為騎兵在狹窄的橋上根本衝不起來,而且還笨重無比。步兵對步兵,契丹人從來就不是對手,再邊上強勁的弩箭,明知在橋上是做肉盾活靶子,契丹人也得硬著頭皮撐下去,以已之短,對敵之長。隻要騎兵軍陣保持現有節奏與速度,不慌不亂,如同一個磨盤一般,配合南岸的步兵強弩,將已經有點吃不住勁的契丹人慢慢磨骨磨肉,殺出一條生路並不太難,說不好,還能重奪中渡橋!

半空之中,似是有一條細細的煙線,不過張彥澤緊張地觀察契丹軍陣,並沒有注意到。

“火把!”高模翰發瘋一般撲上去,不顧身後箭矢一叢一叢似是無窮無盡地射來,伸手推開軍士屍身,一把撿起那支火把,卻見火頭仍在,一見空氣,又開始熊熊地燃燒起來,黑煙嫋嫋,比高模翰生平看到的所有女人的身姿都美妙得多,千軍萬馬,槍林箭叢之中居然有這個念頭,他忍不住哈哈大笑。

半空中響起陣陣嘯聲,與箭矢不同,這嘯聲更尖銳,更悠遠,如同高空之上,鷹隼長嗥。身後數人大叫道:“大帥當心!”兩名剛從橋上撤下的親兵爭先恐後,撲在了高模翰身上,“撲撲撲”悶響不絕,高模翰隻覺得背上如中長槍,劇痛不已,穿透人體還有這等威力,自是弩箭無疑。

李勝與二十名親兵麵白如紙,氣喘如牛,洇滿汗水的硬弓從手中滑落,右手拇食二指之上鮮血淋淋,一口氣不要命地連射二十輪,總算為主將李守貞贏來寶貴的一刻,調集了四十餘架較為輕便些,射速更快些的角弓弩,順著那黑煙冒起出,堪堪打出了第一輪齊射!以“三段擊“為組織的第二輪弩箭緊隨第一輪又射了出去!

“三段輪射!誰都不準停!救下了張使君,每人賞金一千貫!“滿麵通紅,汗水像小溪一樣從麵頰上淌下的李守貞在一旁又叫又跳,氣急敗壞。

一叢叢的弩箭不住地在周圍落下,“撲撲撲”地穿入白雪覆蓋下的泥地裏,高模翰緊右手緊攥著火把,左手把著身上親兵的手臂,大喝一聲,背起屍首,顫顫巍巍地站了起來,艱難地轉身,親兵熱烘烘的鮮血從他的衣甲上淌下。高模翰彎著腰,雙目如火,直視中渡橋,橋上親兵已全部撤下來,但又全被晉軍密集的弩箭射死。家教極嚴的高會麵率領數名軍士衝殺在渤海軍最前麵,掩護著幾個傷兵互相挽扶著後退,渤海人本就是亡國之人,每一個幸存的士兵都是兄弟。在晉朝眼裏,他們是蠻夷野獸,在契丹人眼裏,他們是奴隸賤胚,想要活命,想要出頭,隻能緊緊地抱在一起,一起生,一起死!

緊緊追隨著火把的煙柱,叢叢矢雨不曾間斷,在高模翰身邊插成了密密的樹叢,把他身上親兵的屍首射得稀爛,前方兩步就是橋頭,不能再往前走了,不然就會被勁矢穿成葫蘆,沒法燒橋,中渡橋就要丟掉,願本隻是國舅率契丹軍守橋,現下渤海軍奉調衝上橋頭,反而在了前麵,橋丟了,算誰的?!契丹大汗耶律德光縱然英明,但在渤海人和契丹人之間,根本不用想他會站在哪邊!

“高會麵!跳河!”用盡了全身力氣,高模翰大喝出聲,右手一揚,帶著黑煙的火把被高高地扔到了中渡橋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