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活字印刷(1 / 2)

第10章 活字印刷

第10章 活字印刷

183年5月,馬鈞把洛陽造紙廠送上正軌後,就走進研究院,一頭紮進了我交給他的另一項任務——活字印刷研究。

要進行一項科學研究就必須要有一定的經驗積累才行,所以馬鈞決定首先練習刻木字,這需要又尖又利的刻刀。那時候的技術還打不出那麼小的刀,研究院的人就自己磨,磨了十多天,終於磨出了夠鋒利的小刀,開始刻木字了。

時間過去了十多天,一點點的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最後才用耐火的土捏成長方塊,刻上反凸字放進烤爐裏烘幹,再進行排版,就可以批量印刷了。

畢竟是一項全新的技術,雖然我給了足夠的提示,但他們還是用了3個多月才把技術完善,可以放心進行正式的活字印刷了。

為了打開銷路,我還特地調查了一下,當時寫字寫得最好的人是大儒盧植。我派人去他那兒取來了他的筆跡,然後才進行了第一批書的印刷。

第一套書我們印的是我國的千古名著:《論語》。在廣大士林子弟中,這本書絕對是占據了最重要的位置的,所以銷路肯定是沒問題的,第一批印了一百本。

在印刷術還沒有被發明出來的時候,書都要靠人們用自己的雙手親自抄寫,速度非常慢。一本書可能要抄幾天、幾十天,而且大都抄在竹簡上,既笨重又不美觀。而現在我們用馬鈞紙印了的一百本《論語》,白紙黑字,排版又整齊,非常美觀。

由於這次我要公開印刷術的消息,所以我把馬鈞工藝研究院搬遷到了城南,另外找了一個地方。因為公開印刷術後,肯定會引起人們的注意,我就是為了防止鄭渾兵器研究院的秘密泄露,才決定搬遷的。做出這些決定後,我就帶著馬鈞去見我父皇了。

此時,父皇正在書房和張讓商議事情,見我進來,兩人都抬頭看向我,不知道我有什麼事。

當我把五本一模一樣的《論語》遞給父皇的時候,他還不知道我是什麼意思。父皇和張讓一人拿了一本看了起來,越看越吃驚,最後發現幾本書都是一模一樣的,父皇不禁問道:“皇兒,這幾本《論語》是誰抄的?我怎麼看都是一個筆跡呢,連所有的字的大小都一模一樣,而且還有那些符號是什麼意思?”

我笑道:“父皇,這可不是哪個人抄的,而是用一種新發明的叫活字印刷術的技術成批量印出來的。第一次印了一百本字隻花了三天時間,我帶來讓您看看怎麼樣。至於這些符號叫標點符號,是用來截文斷句的,我等會兒解釋給您聽吧!”

“一次印一百本?那真是了不起啊。加上前不久出來的那個叫馬鈞紙的白紙,這可是大大方便了讀書人啊!你告訴我是誰發明的,我好好獎勵他。”父皇高興的道。

“其實發明白紙和這次發明活字印刷術的都是同一個人,就叫馬鈞,今天我把他叫來了,正在房外等候呢!”我對父皇道。

“那叫他進來吧!”父皇高興地說道。

旁邊一個太監聞言大聲喊道:“傳馬鈞覲見!”

房門打開,馬鈞進來跪下行禮。父皇見他年紀不大就發明了兩件對讀書人大大有益的東西,高興的把馬鈞叫起來問道:“你叫馬鈞是吧?朕聽說白紙和活字印刷術都是你發明的,很了不起啊!這對我大漢文化的傳播是大大有益的。立了這麼大的功勞,你要什麼獎賞?我盡量滿足你。”

“回稟皇上,草民不要什麼獎賞,隻是小民想建一個印書作坊,取名叫‘洛陽出版社’,想請皇上批準。還有就是我請求皇上以後將朝廷要印的書都交由我們的出版社印刷。當然,小民是不敢忘記皇上的恩惠,皇上的好處還是有的。”馬鈞按我們事先約好的台詞恭身說道。

我一聽他說完,恰到好處的在父皇耳邊說道:“馬鈞跟我說他承諾以後每個月的盈利將分給您兩成,當然,這需要父皇去給朝中的臣子打個招呼,以免他們窺覷這項賺錢的技術,打擾出版社的正常工作。”

父皇確實是一個非常愛錢的人,一聽說馬鈞要分他兩成盈利,馬上對馬鈞說道:“你盡管回去建你的那個洛陽出版社吧!朝中眾臣我會打招呼的,他們不會來找你的麻煩。另外我把城南的那家前朝罪臣李周留下的宅子賞給你用來建你的出版社,你可要盡量快點建起來,我可等著看新書呢!”

“謝皇上。”馬鈞一聽不但達成了我們順利開辦出版社的目的,還順便賺了一座宅子,高興不已。和我交流了一個興奮的眼神,就告退了。